本網訊 4月26日,鎮遠縣47歲男子劉某來到鎮遠縣公安局銷案。此前,他因辦理信用卡被他人詐騙2萬元。
據介紹,4月21日晚上9點鐘左右,閑坐在家的劉某通過手機推廣廣告,下載安裝了“51信用卡管家”,想著辦張信用卡能備一時之需,他就在“51信用卡管家”上面留下了身份證號、姓名和聯系方式。劉某介紹,4月23日上午11點左右,一名講普通話的女性電話聯系了他,直接就說:“劉某某先生,我看見您在‘51信用卡管家’網站上留下的信息,請問您是不是要辦理信用卡?”在“51信用卡管家”上留信息,劉某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正焦急等待辦卡信息的他毫不猶豫地說是,并向這名自稱信用卡客服人員的女性咨詢起來。
“我想辦一張建設銀行的信用卡可以嗎?”
“可以,請問您想辦理多少額度的?”
“你們能辦多少額度的信用卡?”
“我們可辦理5到30萬的信用卡,辦理5萬的需要到建設銀行存1萬元現金,辦理10萬的需要存2萬元現金,以此類推。”(筆者注:通過網絡辦理信用卡最高只能是3萬,普遍只給辦理1萬的,從這里開始,詐騙分子就開始設局詐騙了。另銀行現在沒有文件或制度要求辦理信用卡要先存錢。)
最終,劉某選擇了辦理10萬元額度的信用卡,并在他的一張建設銀行卡里存了2萬元錢,隨后將存錢截圖發給這名女性“客服人員”。
當天下午2點40分左右,一名自稱的是客服經理的男子打電話給劉某,以核對為由,又跟劉某要了銀行卡賬號、身份證號、姓名、聯系方式等。然后告訴劉某,讓他在廣發銀行旗下的某支付平臺上設立一個賬戶,作為第三方保證。劉某設立賬戶后,告訴了對方,男子稱他們會發一個驗證碼到劉某的手機上,劉某得到后就告訴他。(筆者注:騙子實施詐騙的關鍵一步,套驗證碼。所以驗證碼是千萬不能告訴‘人’的。)
劉某不久后就收到了驗證碼(期間因為沒有收到驗證碼,男子還反復幾次打電話詢問),認為對方僅僅是核對手機號碼正確與否,就毫不保留的告訴了男子。不料2分鐘后,手機就收到2萬元已經轉走的信息。正在劉某發懵的時候,男子又打來電話,告訴他這錢放在電子銀行匯款通道里面,只要劉某按照他的要求進行操作,這錢很快就能回到劉某的賬上,并且很快就能領到信用卡。
隨后,男子要求劉某到ATM機進行操作,稱劉某的信用卡已經辦下來了,現在只需要到ATM機上進行激活操作即可。(筆者注:信用卡的激活操作是在已經拿到信用卡后才進行的,在手機上就可以,根本不需要ATM機。)按照男子的要求,劉某趕到最近的ATM機,一步一步進行操作。這時,男子給了劉某一個賬號,要劉某轉賬過去,稱這是最后一步,轉過去就能激活信用卡了。在點擊確認的那一刻,劉某猛然想起鎮遠縣公安局的宣傳:“向陌生人轉賬警惕詐騙。”起了疑心的他迅速中止操作并急忙報警。
在鎮遠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接待了劉某,在了解案情后,民警迅速將案情錄入“緊急止付”系統,并指導劉某到銀行進行下一步操作。
按照民警指導,劉某迅速趕到建設銀行,申請了“緊急止付”。在鎮遠縣建設銀行工作人員幫助下,通過“緊急止付”系統,查到劉某的錢還在廣發銀行某支付平臺內。按照“緊急止付”操作,4月24日,劉某追回了自己被騙的2萬元錢。追回后,劉某將錢全數取出,放在另一張銀行卡內,并注銷了被轉賬的那張建設銀行卡。隨后,劉某到鎮遠縣公安局銷案。
鎮遠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介紹,“緊急止付”系統是公安部聯合銀監會推出的專門針對電信詐騙的預防措施,市民匯款后一旦發現自己被騙,可以馬上向銀行申請“緊急止付”,很可能還有望追回騙款。申請“緊急止付”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撥打銀行客服,防止嫌疑人通過電話銀行轉走匯款。受害人應馬上撥打詐騙帳號歸屬銀行的客服電話,根據語音提示輸入該詐騙賬號,然后重復輸錯3至5次密碼,直至電話語音中聽到“此賬戶密碼多次輸入錯誤,已暫停使用”等類似提示,鎖定電話銀行、ATM機、柜面支付交易,就能使該詐騙帳號凍結止付,時限為24小時。若被騙大額資金的話,可在次日凌晨0時后再重復上述操作,則可以繼續凍結止付24小時。
第二種,受害人還應登陸詐騙賬號歸屬銀行的網址,進入“網上銀行”界面輸入該詐騙賬號,重復輸錯5次密碼,就能使該詐騙帳號凍結止付,時限也為24小時。如需繼續凍結止付,在次日凌晨0時后重復上述操作,則可以繼續凍結止付24小時。這項操作可以防止嫌疑人在警方介入前通過網絡轉走騙款。
第三種,受害人可請求辦案民警陪同前往詐騙賬戶歸屬銀行的本地網點,在柜面憑報警記錄、其本人身份證、轉賬所用銀行卡請求銀行員工協助,以查詢詐騙賬戶余額故意輸錯密碼方式進行人工技術鎖定。
據了解,劉某使用的是第一種方法。(龍冠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