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當大多數人都在躲避炎炎的烈日時,丹寨縣揚武鎮紅星村產業合作社的社員們卻在種植基地與運輸車之間來回穿梭,衣服雖被汗水浸濕了,但瓜農們的臉卻掛著燦爛的笑容。
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大冬瓜被搬上運往貴陽的貨車,紅星村的黑皮冬瓜終于“瓜熟蒂落”了。
據了解,紅星村“兩委”發揮“黨員只有帶好頭,群眾才會有奔頭”作用,轉變“駐村干部不應該是‘指揮官’和‘旁觀者’,而應是產業發展的帶頭人和參與者”,把蔬菜種植產業作為紅星村2017年脫貧攻堅主導產業,與丹寨縣豐達公司達成產銷協議,以合作社形式流轉土地發展黑皮冬瓜、水果玉米等產業。村支部書記、村“第一書記”親身示范,帶頭種植玉香冬瓜30畝,通過帶頭效應,紅星村“兩委”班子、致富能人和貧困戶積極參與,以合作社方式在大朗自然寨發展蔬菜種植產業,目前,200多畝黑皮冬瓜、水果玉米新鮮“出爐”,玉香冬瓜也將閃亮登場。
“我種了0.5畝的黑皮冬瓜,今天全部收完了,過磅下來有10400多斤,按4毛5的價格計算,我的冬瓜可收入4500多塊,除去成本應該賺3000多塊。……”貧困戶吳育付高興的說;
“我家總共種了4畝的黑皮冬瓜,過磅下來大概有4萬多斤。今年把種植技術和管理把握好,明年繼續種,爭取把產量再提上來……”種植戶楊通恒也不忘插上幾句。 (劉志華 馬定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