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大媽,這是您家本次得到的扶貧鴨苗,我們幫您送到家了吧!”扶貧站小劉同志在發放物資現場對行動不便的羅姓老人說。老兩口今年70多歲,因為大娘腰椎問題,駝背基本90度,喪失了勞動力,3個兒子外出務工,目前還有兩個兒子未成家,一家7口擠住在一棟兩層木房里。了解到這個情況的扶貧干部小劉主動幫老人把鴨苗送上門。老人家激動得說:“好好好,不過太麻煩你們了,太感謝了,太感謝了···”。
“老人家,我們馬上要到您家了,您在家等,我們馬上把魚送到您家里來,魚苗拿來了要馬上放在稻田里去。”針對羅國求老人年老體弱,電話這頭扶貧站干部小王急切的叮囑著老人。連日來,平秋鎮為了落實好扶貧項目,該鎮組成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扶貧物質發放工作領導小組,分片分村分戶對各村貧困戶進行扶貧物資的發放工作,針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貧困戶由駐村干部主動送達家里,確保扶貧項目實施順利進行助農增收。
截止目前,全鎮實現稻田養魚11034斤,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1839戶,實現稻田養魚1186.3畝;養鴨養殖20229只已全部落實到戶。今年,平秋鎮2017年計劃脫貧207戶860人,對2017年計劃脫貧每戶發放1頭牛2頭豬11只鴨子6斤魚、2016年已脫貧戶計劃發放3頭豬11只鴨子6斤魚、2015年已脫貧戶計劃發放2頭豬11只鴨子6斤魚、2014年以來的建檔立卡戶和2017年未脫貧戶發放11只鴨子6斤魚。(羅金焓 龍令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