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娘們在學習織布技藝
本網訊 10月11日,九寨侗族刺繡合作社繡娘們正在進行盤軸滾邊繡(俗稱:雙針繡)和紡織技藝培訓。
“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怎么愿意學了,學繡可能簡單些,但是學畫出圖案再繡就要腦子會轉會想。你看我衣服上這些都是我剪了又繡地。”76歲的陳云仙老人自豪的說。老人眼神很好,邊說說著又轉身教年輕的媳婦們怎么織布拉線、怎么構圖、怎么繡出成品更精美,年輕的繡娘們也因自己學習中的“失誤”開懷大笑。據了解,本次刺繡培訓的繡娘最年輕的25歲,最大的76歲。
繡娘們在認真的刺繡
“我們的衣服都是和外面的公司簽訂了訂單合同的,特別是民族節日舉辦,通宵都忙不過來,就需要姐妹們出力了,手工的部分她們可以帶回家去做,晚上都可以在家做,然后拿貨回來我這里結現錢。”九寨侗族刺繡合作社的法人龍政鸞介紹說。
平秋鎮是北侗盤軸滾邊繡之鄉,北侗刺繡歷經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已成為北侗民族文化的名片。2011年,“盤軸滾邊繡”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當地進一步加大對侗繡的扶持力度,大力推廣侗繡的特色手工服飾、飾品、背帶等項目,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把侗繡逐步推向市場。 助力侗繡產品走出大山,助推“繡娘”走上致富路。
年輕繡娘在認真學習織腰帶
據悉,目前平秋鎮已成立了侗繡合作社3家,共有繡娘200余人。今年以來舉辦侗族刺繡大賽1期,開展刺繡培訓5期培訓繡娘300余人次。其中,外派杭州學習2人。目前,國家級刺繡傳承人1人,省級1人,州級1人,縣級4人。(羅金焓)
繡娘們在認真學習織腰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