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今年以來,錦屏縣紀委監察局堅持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把紀律挺前面,深入推進黨員干部約談常態化,做到勤提醒、常監督、早警戒。1至11月,錦屏縣共約談干部2078人次,其中預防提醒談話1789人次,詢問示警約談144人次,糾錯誡勉談話99人次,問責處分約談46人次。
教育引導,實現預防為先。每月開展全覆蓋廉政教育常態化。利用短信平臺、微信公眾號和錦屏紀檢監察網適時發布黨章黨規知識、廉政動態、案例分析等內容,使黨員干部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超,渲染廉潔正氣。組織開展“清風錦屏”主題活動,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把廉潔從政和廉潔齊家結合起來,助推黨風政風。
抓早抓小,實現咬耳扯袖。把抓早抓小貫穿于監督執紀問責全過程,對黨員干部苗頭性問題、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扯袖,防止小錯釀成大錯誤、違規演變成違紀、失誤發展成失足,將腐敗遏制在萌芽狀態。對有問題反應的及時函詢,責令說明情況。1至11月,談話函詢共9人,警示約談共135人,批評教育共77人,誡勉談話共22人。營造風清氣正發展環境。
從嚴執紀,實現對癥下藥。準確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肅查處違反“四風”問題,重點對落實脫貧攻堅、危房改造和重點工程深入開展專項紀律檢查。針對少數嚴重違紀但并未違法的干部,嚴肅紀律,打好“重處分、做出重大職務調整”懲戒針,針對極少數屢教不改、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頑固腐敗分子”,需重拳出擊,及時清除黨內“毒瘤”。以案示警、有力震懾,強化不敢的氛圍,有效遏制腐敗蔓延。通過扎實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既防止了一批犯有“小錯”的黨員干部由違紀滑向違法、由“好同志”變為“階下囚”,又起到了用紀律管住“大多數”的目的,在日常管理監督中做到“對癥下藥”。(吳君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