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切實做好幫扶工作,助力脫貧攻堅,今年6月,負責幫扶高屯街道貓耳塘村的黎平縣水務局結合該村貧困群眾實際條件,積極幫扶貧困群眾3200只土鴨苗。在幫扶單位及高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該村17戶群眾積極創新發展思路,抱團發展,成立了貓耳塘村恒冠合作社,并選出代表學習生態養殖技術,負責喂養這批土鴨。據了解,為了保證鴨子原生態,該合作社選擇用稻田放養、稻谷喂養。經過幾個月生態放養,目前,這些土鴨已到上市時間,全部可以出欄。
等待出欄鴨子
鴨子進食照片
據筆者走訪調研,這些在稻田里放養的鴨子,因放養時間長、喂養材料原生態,鴨子又大又結實,肉質香而不膩,正適合作為當下農忙時節的上等菜肴,也是近期趕親送友的上等原生態禮品。據合作社負責人楊恒介紹,土鴨每斤售價18元,目前,周邊縣市不少商家和客人都慕名前來訂購,貧困群眾戶均增加4000余元,比單一種植水稻創收不少,貧困群眾樂開了花。(楊再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