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480萬元投入丹江鎮郎當村,望豐鄉青山村、烏的村,郎德鎮楊柳村,西江鎮羊吾村、中寨村,大塘鎮南腦村、掌批村,永樂鎮喬洛村、肖家村,達地水族鄉達地村、里勇村等12個貧困村整村脫貧參與式扶貧項目。280萬元投入丹江、大塘、永樂、達地4鄉鎮的農業特色產業項目。200萬元用于永樂鎮鄉村旅游特色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90萬元用于郎德、望豐、大塘、永樂等4鄉鎮的“減貧摘帽”獎勵扶貧項目。30萬元用于扶貧干部培訓項目。10萬元用于貧困戶政策性農業保險補助項目。
雷山縣要求各鄉鎮嚴格按照《關于改革創新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的指導意見》(黔扶通〔2016〕9號)、《貴州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報賬制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黔財農〔2014〕85號)的有關規定,創新工作思路,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切實提高扶貧資金使用的精準性、針對性、實效性、長效性。嚴格按照審批程序和資金投向要求,將資金撥付進度、報賬進度、項目實施進度以及項目驗收等情況及時錄入《貴州扶貧云》。該縣還對各鄉鎮資金和項目管理情況進行月調度和督查,作為資金管理使用績效評價的重要內容。
2017年,雷山縣懷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心和決心,合力攻脫貧奔小康,積極打造精準扶貧新樣板,確保11個貧困村出列,2289戶9443人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7.74%。 (余國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