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雄必富”是苗語音譯,也是兩個男女青年名字的愛情組合。“雄必富”也稱“銀三角”。
“雄必富”位于雷山縣西江鎮,于原大溝鄉附近“銀匠三角口”山梁上,東望麻料銀匠村,南瞰控拜銀匠村,在坳口北上回望烏高銀匠村。每年農歷6月吃新節后的卯日,方圓幾百里的父老鄉親都相聚到“雄必富”趕一年一度的“游卯”(熱鬧場,一年只趕一次的集市)。這一天,男女青年忙著“游方”(游方暨苗家的談戀愛),老人忙著物色女婿、兒媳婦。
4個銀匠村百名銀匠打造的世界最大銀鎖
從這里的幾個銀匠村寨老了解到,素有“中國苗族銀飾之鄉”的控拜、麻料、烏高、堡子四個苗族銀匠村,將于7月7日(農歷六月十四)在該片區傳統吃新節游方場“雄必富”舉辦“銀三角民族銀飾文化節”大型活動,活動現場將有萬元大獎等著大家。
國家級非遺傳人楊光賓
老銀匠老工藝
活動期間將現場舉辦銀飾、刺繡、飛歌、蘆笙、斗雞斗鳥等比賽。其中銀飾鍛造技藝比賽分為雕刻工藝、花絲編絲工藝、捶打工藝三個小組,每組各第一名獎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600元;蘆笙比賽每隊10人以上,第一名1800元、第二名1500元,第三名1200元;刺繡和飛歌各組第一名獎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600元。
龍太陽和他的“銀飾胸罩”
相傳,在控拜村當地的一名穆姓女子阿窩必與麻料村一名李姓男子雄汪富相愛,因家境不同,雙方父母不同意兩人的婚姻。阿窩必家是當時方圓幾十里有名的銀匠大戶人家,世代相傳,但是家里只有她一個女兒,父母想找一位門當戶對的人家,好能繼承她家的家業。雄汪富與母親相依為命,因家境的原因,從小就沒有接觸銀飾鍛造的技藝,被多少姑娘家嫌雄汪富不會打造銀飾,拒絕交往。一次偶然機會,雄汪富經親戚朋友介紹到阿窩必家當學徒。長相英俊、聰明過人,為人勤勞樸實,任勞任怨的品質給阿窩必留下深刻的印象,兩人很快墜入愛河的深淵,為了不讓阿窩必的父母知道,兩個年輕男女經常偷偷跑到兩個村的山頭,暨現在的“雄必富”來唱相互愛慕的苗族情歌。
兩個人相愛的事不脛而走,消息傳到阿窩必的父親耳里,老頭子惱羞成怒,吹胡子瞪眼,張牙舞爪的把雄汪富趕出自己的家。
麻料銀匠世家
當年農歷六月的第二個卯日,雄汪富和阿窩必為了自己的愛情,相約到他們的愛情圣地(現在的雄必富)完婚。
這一天,兩人如期而至,雄汪富送給阿窩必一個自己親手打制的精美苗家銀飾壓領,阿窩必送給雄汪富自己親手繡的一個圍腰。兩人激動萬分,手拉著手,漫步于兩人的愛情山唱出了自己心中的歌,從清晨唱到日落,從日落唱到黑夜,拂曉十分,倆人在歌聲中步入到了沒有憂傷、沒有阻攔、只有自由的愛情“天堂”。次日,大家發現這對情侶雙雙死在老杉木下。
麻料銀匠村全貌
后來,當地幾個銀匠村為了紀念這對為愛情而獻身的情侶,用他們的名字來命名“雄必富”這個地名。“雄”代表雄汪富,“必”代表阿窩必,“富”代表倆人的天堂之戀富裕美滿的生活。同時,每年到農歷六月初六的下一卯日,附近的銀匠村青年男女,都要穿著自家打造的盛裝,一路人來一路歌,到“雄必富”來游方,既是表示對兩個年輕人的愛情忠貞懷念,也表示為爭取婚姻自由的一次集會。
現在,控拜、麻料幾個“銀匠村”銀飾鍛造父子相承,代代相傳,其銀飾加工足跡遍及湘西、桂北、黔西、滇東以及銅仁、興義、安順等少數民族地區。在旅游大背景下,這里的千余名銀匠涌入旅游大潮中,由原來的只分布在民族地區而分布到了全國各地的景點景區。(李雪 穆良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