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關于自治州更名的介紹。 網絡截圖
黔南州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報道,人大代表建議對貴州三州更名。 網絡截圖
1月17日,有媒體報道,今年貴州“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表示,貴州三個自治州均是以區位進行命名,沒有自身的特色,不利于進行區分,外人更是容易混淆,不利于對外宣傳,建議對三個自治州進行更名,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可更名為都勻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該報道一經發布,在網絡上引發熱烈反響。
網友熱評
貼吧網友@蝸牛—旅行家:三個州的名字真是太沒有美感和特色了,強烈支持。
貼吧網友@Music_Download:美感不說,最主要的確實是太混淆,不好區分!連省內好些人都弄混了,更別說外省人。
微信網友@憶往深情:支持,最好是復古的“都云州”,有多年的文化歷史底蘊。是應該改了,外省(地)人根本就分不清貴州的黔南,黔西南,黔東南州在哪里……應借鑒下隔壁云南省的紅河,大理,楚雄州……哪個聽起來不是遠近聞名響當當的!
微信網友@zH:我個人覺得,這樣不太好,畢竟包含了很多縣市。
微信網友@阿尋angel:黔東南旅游已經有一定名氣了,沒必要改。不過黔南黔西南改了要好一點,可以和黔東南區分開來,畢竟經常有外地人過來會弄混。黔東南如果真的要改,也別像黔南州就改成都勻州,凱里的歷史還沒到可以做州名的地步。
微信網友@朵朵暮煙:黔南黔東南黔西南,真的容易混淆。像我們在上海工作的,一問家鄉,說貴州黔南,人家都說喔,是不是六盤水。
國家民政部:自治州可更名
國家民政部官方網站相關資料顯示,民族自治州是可以更名的,具體程序如下:自治州、地級市和地區(盟)的撤銷、更名及其人民政府(行政公署)駐地遷移,以及自治州和地區(盟)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地級市行政區域界線的重大變更,由自治州、地級市人民政府和地區(盟)行政公署制定變更方案報請所在的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經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后上報國務院,國務院批轉民政部審核并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后報請國務院審批。(參見《國務院關于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
自治州更名有先例
也因為有了上述規定,中國曾有過2起自治州更名案例。
1985年,國務院同意將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更名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國務院1985年4月24日批準國函[1985]60號)。
1983年12月1日,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國務院1993年4月4日批準國函[1993]36號)。
州名與州府名相同
據了解,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之初,自治州首府就設在恩施市,1993年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州府依然是恩施市,該州因此成為全國三十個自治州中第7個州名與州府名相同的自治州。前面6個分別是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玉樹市;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昌吉市;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州府臨夏市;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大理市;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文山市;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楚雄市。
微點評
據相關史料記載,黔南州境內曾設都勻府,明朝時都勻府轄境相當今都勻、凱里、麻江、三都、平塘、獨山等市縣地,清朝轄境擴大至今荔波、丹寨等縣。因此,人大代表建議黔南州更名都勻州有一定歷史因素在內。黔西南的情況和黔南有相似之處,唯獨黔東南大不相同。黔東南州境內歷史上曾設黎平府、鎮遠府,所轄范圍包括如今黔東南州的多數縣份。如果真要改名,則需要改一個更能代表黔東南各縣市的名字,抑或就保留黔東南之名。各位網友,你怎么看?(劉榮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