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教育主要以談話回訪、到受處分人所在單位回訪、信函回訪等多種方式進行,全面掌握受處分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動態,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幫助受訪者放下思想包袱,輕裝前行。
注重對象區分,做到精準回訪。注重區分受處分人員的錯誤性質和情節、黨政紀處分類型、處分期間個人表現等,因人施策、對癥下藥,進行“精準”的回訪教育。對受到黨政紀輕處分處理的,著重把握其思想動態,端正其對處分的正確認識,對受到黨政紀重處分處理的,及時準確掌握其思想動態,督促其徹底改正錯誤。為促進受處分人員加強思想認識,要求其結合黨章、條例再次深入學習并上交思想匯報。
注重思想工作,做好心理疏導。做好受處分黨員干部的心理疏導,鼓勵其放下思想包袱,按照紀在法前、紀嚴于法的要求,堅守黨的紀律底線,對錯誤認識不到位的,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在回訪中,各回訪組注重把受處分后有申訴苗頭的人員作為回訪教育的重點和難點,認真組織進行回訪,結合案情細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回訪教育的過程變為耐心聽取意見、認真講解政策的過程,使受處分人既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又心服口服地接受處分,解除思想疙瘩,化解了一些不必要的申訴。州紀委監察局機關堅持開展回訪教育工作,多年來沒有一起申訴案件。
注重結果運用,做好回訪導向。選擇受處分黨員干部中表現優秀、工作業績突出的,樹立知錯就改典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敢于擔當、勇于作為,對徹底改正錯誤且工作能力突出的,積極向組織部門舉薦,按照規定正常使用。十八大以來,共112名受處分人員因表現突出得到再次使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