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委統一部署,2016年12月1日至19日,省委第一巡視組對黔東南州進行了巡視“回頭看”。2017年2月20日,省委巡視組向黔東南州委反饋了巡視意見。根據《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省委巡視工作實施辦法》有關規定,現將巡視整改情況予以公布。
一、安排部署巡視“回頭看”整改工作情況
黔東南州委切實把抓好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提高政治站位、履行政治責任,及時安排部署推動整改工作。
(一)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省委巡視組對黔東南州巡視“回頭看”情況反饋會后,州委切實從事關全州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高度出發,把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工作,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及時部署推進。2月21日,州委分管領導組織對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進行系統梳理,研究制定整改方案。2月27日,州委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巡視整改工作,明確由州委主要領導同志對整改工作負總責,州委常委以及州政府分管領導按照分工抓好職責范圍內的整改工作。州委主要領導通過調研等方式深入部分牽頭單位,對抓好整改工作再督促再調度,推動整改落實。
(二)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圍繞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做到一條不少、一項不漏,逐項系統進行梳理,制定《省委第一巡視組對黔東南州委開展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將整改任務進行分解,每一項任務明確州級責任領導、牽頭負責單位和具體整改時限、整改目標要求等。牽頭單位進一步細化分解所負責的整改工作任務,制定更加具體的工作方案,做到整改責任清楚、工作舉措有力、責任人員明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切實把整改工作抓細抓實。
(三)強化督辦,確保實效。在推進整改過程中,牽頭單位認真進行研究部署,對涉及多個部門和單位整改落實事項進行統籌協調,分工抓好落實,責任單位積極配合牽頭單位加以整改,確保了各項整改措施順利推進。州委辦、州委巡察辦加強對整改情況的日常跟蹤督促督辦,促進整改落實。同時,把整改情況作為牽頭和責任單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整改措施要求落到實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二、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情況
(一)巡視整改存在的問題方面
1.關于有的部門制定的整改措施針對性、實效性還不夠強,整改的成效還有待提升,整改工作沒有形成常態化的問題。一是加強自糾整改。組織各單位對照省委第五巡視組2014年巡視黔東南州反饋意見和州委整改方案,開展整改情況“回頭看”,對整改措施針對性實效性不強,效果不明顯的單位,督促進一步改進措施、強化整改,確保整改到位。二是加強監督檢查。聚焦巡視、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把整改落實情況作為對縣市、部門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監督檢查的“必查”內容,強化以查促改、以查促責。三是加強巡察監督。把各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巡視整改落實情況作為州、縣(市)黨委巡察監督的重要內容,著力做到既巡察整改過程、又巡察整改結果,推動整改工作常態化、見實效。
2.關于文件數量不減反增,會議頻次不降反升,文山會,F象依然嚴重的問題。一是完善制度規定。及時修改制定《中共黔東南州第十屆常委會工作規則》、《四大辦秘書長聯系會議制度》、《關于減文減會十項規定》、《關于州人大、州政協各專委和民主黨派州委參加全州性會議的意見》等制度,促進精文減會。二是嚴控會議、文件數量。嚴格執行《關于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的規定》、《關于減文減會十項規定》,嚴格行文把關,可發可不發的文件一律不發,可由部門行文的文件由部門行文,不以黨委或黨委辦行文。嚴格控制會議數量、參會范圍、審批程序、請假制度,提高會議質量。
(二)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方面
1. 關于個別縣級和州直單位領導班子一把手擔當力、執行力不夠強,有的領導班子副職能力還較弱的問題。一是嚴格按照“好干部”標準,根據班子建設需要,堅持人崗相適的原則選拔配備干部,縣市和州直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二是著力提高領導干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手段謀劃推動工作的能力,采取集中培訓、參與中心工作、選送掛職學習等方式,加強培養鍛煉,促進領導干部履職擔當。三是以二級班子調整等為契機,結合崗位情況,綜合考慮干部專業特長、年齡、工作經歷和氣質特點等因素進行選拔配備,優化班子結構,實現優勢互補,增強整體功能,促進班子成員作用發揮。四是暢通干部“下”的渠道,對不作為、亂作為,不稱職、不勝任崗位的領導干部,及時進行調整,樹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導向,倒逼領導干部強化履職擔當。
2.關于一些地方在執行中央和省的扶貧政策上有偏差、項目進展緩慢、資金報賬率低的問題。一是認真開展專項檢查,對縣市2013-2016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進行抽查,及時下發反饋意見整改通知,督促縣市認真整改落實到位;按照《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關于開展財政扶貧資金專項檢查的通知》精神,積極配合開展對麻江等8個縣2015—2016年中央財政扶貧資金的專項檢查,并組織對黃平等4縣進行專項檢查,推動扶貧項目建設。二是持續深化“民生鑄廉”,組織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等開展專項監察。加強“民生資金云”、“民生項目云”建設,加強扶貧資金項目公示公開,提高群眾知曉率,強化終端監督,全州涉及民生的90個單位共錄入290類民生資金、7100多萬條數據,涉及資金195億元。三是加強日常跟蹤監管,對縣市部分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情況實行半月一調度,加強動態監管;按要求將扶貧項目實施情況和資金支付情況完整錄入貴州扶貧云,2017年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情況完整錄入“國辦系統”,扶貧資金項目管理更加規范。
3.關于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監督執紀問責存在薄弱環節的問題。一是強化對“一把手”權力的監督約束。出臺《關于加強對縣市黨政和州直部門“一把手”監督的有關規定》、《中共黔東南州委常委會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八個必須”》、《黔東南州黨員領導干部黨內生活“八個決不允許”》等制度,強化“一把手”權力約束。二是著力推動“兩個責任”落地。認真貫徹《中共貴州省委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實施辦法(試行)》和《黔東南州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清單(試行)》、《中共黔東南州委關于認真踐行“四種形態”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意見》等規定,加強干部約談等工作,推動“兩個責任”落實,今年1至3月全州共約談6296人(次)。三是持續高壓懲腐,強化以案促責,確保由“寬松軟”走向“嚴緊硬”。堅持從嚴執紀,嚴肅查處違反“六項紀律”的案件,今年1至3月,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392件,處分231人。
4.關于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還比較薄弱的問題。一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大力實施“雙脫”(貧困黨員脫貧、集體經濟“空殼村”脫殼)工程,全部完成剩余的1122個年集體經濟收入低于2萬元“空殼村”脫殼任務。二是深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全州371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三是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在規模較大、黨員人數較多的675個中心村成立黨總支,下設黨支部3049個,黨小組631個。四是新建或改擴建344個村(社區)活動場所,完成升級改造并投入使用210個;全面開展鄉鎮“小食堂、小廁所、小澡堂、小圖書館、小文體室”建設,193個鄉鎮(街道)完成“五小”建設任務,為開展黨組織生活提供支撐。五是完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體系,深化“黨支部+合作社”、“十戶一體”等有益做法,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創造力,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堅強堡壘。
(三)違反廉潔紀律方面
1.關于民生、扶貧等項目資金監管不力、把關不嚴,存在套取和挪用國家資金的問題。一是督促民生資金管理部門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職責,強化行業系統監管,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細化分解資金、項目管理措施要求,推動責任落實;對縣市部分財政扶貧資金等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情況實行每半月一調度,強化動態監管。二是以開展“訪村寨、重監督、助攻堅”專項行動為抓手,起底排查基層民生、扶貧領域問題3100個,排查問題線索1446條,現場解決問題932個,立案113件,督促主管部門建立制度機制6條。三是完善制度機制,制定完成扶貧資金報賬制實施細則、扶貧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扶貧項目備案制度、民生資金審計監督實施辦法等制度,著手制定鄉鎮財政扶貧資金報賬制辦法、州級扶貧項目利益聯結機制等制度,完善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民生資金云”,探索建設“民生項目云”,筑牢民生“數據鐵籠”。四是加強公開公示,在實施民生、扶貧等項目過程中,通過政務、村務公開欄和召開村民大會等形式,及時公開公示項目名稱、資金來源、補助標準、資金使用情況,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五是繼續深化民生監督,強化終端監督,今年來共立案查處民生、扶貧領域261件案件277人,持續形成“不敢”的震懾。
2.關于工程領域腐敗問題還較突出的問題。一是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檢查,著力發現和查處交通、水利、旅游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房屋建設、市政工程等工程項目建設領域,土地、礦產、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公共交易事項中的腐敗問題。二是堅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懲治腐敗,對工程領域腐敗問題動輒則咎、從嚴查處,持續形成“不敢”的強勁震懾,防止工程領域腐敗蔓延。三是加強廉政教育,堅持正面引導和負面警示相結合,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營造廉潔從政、干凈干事氛圍,促進黨員、干部筑牢廉政思想防線。
3. 關于重點部門重點人員的監管存在薄弱環節的問題。一是加強對招投標、土地出讓、工程建設、扶貧項目和民生資金等領域廉政風險排查,運用制度鐵籠、數據鐵籠加以防控。二是督促重點部門重點全面查找廉政風險點,有針對性地建章立制加以防范。三是加強監督執紀和巡察監督,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讓干部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四是加強對重點部門重點人員的黨紀黨規教育,堅持正面引導和負面警示相結合,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促進干部筑牢廉潔從政思想防線。
(四)違反組織紀律方面
1. 關于存在個別領導干部“帶病提拔”的問題。一是認真執行中央、省有關規定和《黔東南州擬提拔人選預審辦法(試行)》,把干部個人檔案“凡提必審”、個人事項報告“凡提必核”、紀檢監察意見“凡提必聽”、信訪舉報反映“凡提必查”要求抓細抓實。二是嚴格落實《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堅持“好干部”標準,規范干部選拔任用環節流程。加強全州干部監督員、干部考察員隊伍培養建設,強化日常監督。修改完善黔東南州縣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研判制度,強化干部日常識別和綜合研判,提高人崗相適度。三是認真抓好“12380”信訪舉報查核,開展州管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裸官”清理、兼職清理、違規辦理和持有出國(境)證件專項治理等工作,切實加強干部日常監督管理。同時,對“帶病提拔”問題嚴格責任倒查和責任追究。
2.關于個別領導干部長期游離于組織監管之外的問題。一是建立健全“四位一體”從嚴管理干部機制,完善工作目標體系、崗位責任機制,嚴肅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樹立起以發展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的考核評價導向。積極探索建立工作目標、崗位責任、正向激勵保障、負向懲戒約束四個方面機制。加強機關目標管理,深化實施“鑄勤行動”,完善機關目標績效系統和機關作風(行風)測評系統,促進干部履職履責。二是著力加強全州領導干部作風養成,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精神和相關規定,加強監督檢查,強化日常教育管理,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函詢和誡勉,促進干部增強組織觀念,自覺接受組織監督。三是嚴格執行《黨章》、《推動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等法規規定,嚴格管理監督,對執意不服從組織安排、不接受組織監督、不按規定參加組織生活的,及時予以處理,真正用紀律管住干部。
3.關于選人用人視野不夠寬,對基層干部的關心還不夠的問題。一是著力拓寬視野選拔任用干部,注重加強區域之間、行業系統之間、民族之間、機關與基層之間、州外引進與本土培養選拔干部的工作統籌。二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州委《關于加強鄉鎮干部建設的實施意見》,切實在選、育、管、帶上下功夫,建設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作風扎實、精干高效、適應農村改革發展需要的鄉鎮干部隊伍。三是牢固樹立干部在基層成長、從基層選拔的導向,在縣鄉換屆中,縣市黨委領導班子成員中有鄉鎮工作經歷的達87.5%,全州189個鄉鎮共選拔231名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優秀村干部、大學生村官、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等“幾類人員”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四是認真落實“兩個80%”政策,每年公務員招錄計劃的80%用于鄉鎮機關和基層派出機構,縣以上國家機關每年補充人員計劃的80%面向基層具有一定鄉鎮、村工作經歷的公務員遴選或選調。五是認真落實基層干部待遇,督促各縣市全面兌現鄉鎮基層工作津貼;加強鄉鎮“兩堂一室”建設,改善基層干部工作和生活條件;落實職務與職級并行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干部晉升職級待遇。加大基層干部實踐鍛煉力度,指導督促縣市積極選派基層干部到先進發達地區掛職鍛煉,拓寬視野,提升能力。
4.關于干部隊伍結構不夠均衡的問題。一是改進干部隊伍年齡、學歷、專業結構,縣級領導班子功能結構、年齡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2016年縣市領導班子集中換屆后,縣市黨政領導班子中40歲左右年輕干部有90人,占比為38.79%;其中年輕黨政正職4人,占黨政正職總量的12.5%。二是加強女干部培養選拔,合理配備女干部,對表現優秀、發展潛力大的女干部,重點培養、重點配備,進一步改善班子結構、增強班子功能。目前縣市“四大班子”均配備1名以上女干部,共有96人,占比19.05%,較上屆有所增加,三是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的程序,大膽啟用優秀年輕后備干部,注重把政績突出、群眾信任、廉潔奉公的年輕后備干部選拔進各級領導班子,使年輕干部在各級黨政領導班子中占有合適的比例。
(五)“四風”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方面
1.關于文山會海依然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精文減會,提升會議質量。認真落實州委《關于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的規定》等規定,嚴格控制會議數量、發文數量。州委、州政府召開的會議,嚴格落實會前有方案、有反饋名單、開會有席簽、會議有材料、會場有服務“五有”要求,保證會議質量。內容重復、主題不明確、準備不充分的會議堅決不開。簡化會議議程,控制會議時間和規模,注重將內容相同或相近的會議合并召開,如今年初,將全州工業和信息化工作與大數據工作會議聯合召開,商務和糧食暨電子商務工作會議聯合召開,工商和市場監管、質量監督及檢驗檢疫工作會議聯合召開,取得較好效果。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切實嚴肅會風會紀。嚴格落實相關規定,杜絕重復發文、超規格發文,減少文件數量。二是狠抓會議精神落實。印發《關于以“三定三察”督查方式推動州委常委會議定事項落實的通知》,對州委常委會研究議定的事項,嚴格實行責任分解,定任務、定責任、定人員,察真情、察實效、察原因,跟蹤督查督辦,確保議定事項落實到位。三是以“大數據”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政府系統大數據、電子化辦公建設。推動州、縣、鄉三級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完成全州16個縣市、2個經濟開發區、204個鄉鎮街道縱向全覆蓋和1230個州、縣橫向部門接入,并對骨干傳輸網帶寬進行擴容,有效保障應用系統順暢運行。嚴格按要求落實非涉密計算機網絡接入,州政府辦機關90%非涉密計算規范接入電子政務外網,同步加強網絡安全管理。推進無紙化辦公,2016年全州電子政務網全員應用推廣初步實現全員無紙化辦公,縣市、部門在電子政務網錄入用戶數達5.1萬人,總訪問量達164.5萬人次,日均訪問達4493人次。開通門戶數788個,州政府門戶發布各類信息18292條,公文事務系統發起工作事項100萬條,辦理516.3萬件次,州政府辦實時在線人數達140人,在線率達90%。
2.關于有的干部精神動力不足的問題。一是認真落實中央關于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2017年以來,結合州直部門二級班子調整需要,及時組織對州直部門領導班子運行情況進行研判,為下一步推動干部能上能下奠定了基礎。二是繼續深化“鑄勤行動”,依托“鑄勤云”電子平臺,以“兩類鑄勤任務”為主線,進一步明晰責任、突出重點,著力解決中層干部和基層干部精神動力不足的問題,推動工作落實。今年以來共下發鑄勤計劃式任務5批次332項,涉及鑄勤單位48個、責任崗位180個。三是著手研究制定容錯糾錯工作制度機制,鼓勵和保護干部干事創業,激發干部精神動力,做到主動干、敢于干、敢擔當。
3.關于形式主義不同程度存在的問題。一是嚴格數據把關。督促各級各部門嚴格審核報送數據,堅決從源頭上杜絕統計造假和弄虛作假。二是嚴格控制檢查評比活動。認真執行《黔東南州控制和規范檢查考核評比八條規定》、《關于進一步控制和規范檢查考核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的通知》等規定,嚴格控制檢查考核評比達標表彰活動,未經批準一律不得開展檢查考核評比。三是改進工作作風。對全州性的重要工作、專項工作、重大事項進行督查檢查時,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搞迎接,不搞層層陪同,減輕基層負擔,提升工作效率。
4.關于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十項規定精神的問題仍然存在的問題。一是強化監督檢查。緊盯元旦、春節等“四風”易發節點,聚焦違規發放津補貼、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同城宴請、私客公請等問題,推進明察暗訪常態化、全方位,保持高壓態勢。二是強化專項整治。2017年元旦、春節期間,在全州開展“六項專項整治”,聚焦整治違規發放津補貼福利、違規領取評審費課題費、違規公務接待等6個方面24項具體問題,營造起正風肅紀的濃厚氛圍。2月,在全州開展違規用公款購買使用高檔酒、接待用酒管理不規范、違規報銷差旅費、公款購贈禮品等“四風”突出問題專項自查自糾,鞏固正風肅紀工作成果。三是嚴格監督執紀。今年第一季度,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5起30人,黨政紀處分25人,通報曝光典型問題6起。暢通舉報渠道,重申紀律要求,認真受理群眾反映干部工作日午間喝酒、下基層工作擺架子、吃飯喝酒占用時間過長等問題,促進作風轉變。四是打造廉政文化示范點推進特色廉政教育。印發《黔東南州廉政文化精品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廉政文化精品創建,打造廉政文化精品,從本地優秀文化中匯聚“廉”力量,發揮教育引導作用,促進干部規范行為。
5.關于公車管理還不夠嚴格規范的問題。一是扎緊制度籠子。下發《關于黨政機關參公事業單位公務用車改革后有關事項的通知》,研究制定黔東南州公務用車使用管理及監督問責暫行辦法、黔東南州異地交流干部回家探親交通管理暫行規定,完善公務車輛管理制度以及派車審批制度,規范公車管理使用。二是規范公車標識。按照《關于做好市縣公務用車標識化管理工作的通知》(黔車改辦通〔2016〕11號)要求,全州除涉偵涉密的車輛未貼標識外,對所有保留的機要通信應急用車張貼公車標識,保留的執法執勤和特種專業技術用車的標識張貼正按計劃推進,車輛信息化建設也正在積極籌建中。三是開展督查暗訪。安排三個督查組于2017年3月13日至17日期間分赴全州16個縣市開展車改工作專項督查,推動縣市加強和規范公車管理。四是嚴格監督執紀。加強監督檢查,對群眾反映、檢查發現公車私用等違規使用公務用車問題,嚴肅查處,嚴肅問責。
三、移交線索辦理情況
巡視“回頭看”期間,黔東南州紀委共收到省委第一巡視組移交問題線索65件。我州對移交的問題線索逐一研究處置,認真組織辦理或轉相關部門辦理。目前,移交的問題線索已辦結53件,正在辦理10件,轉相關單位辦理2件。
四、巡視整改下步工作打算
(一)堅持不懈落實主體責任。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瀆職”的思想,緊緊抓牢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這一“牛鼻子”,深入推進“鑄廉行動”、“鑄勤行動”,從嚴執紀問責,從嚴正風反腐,持續發力整治亂作為和不作為、慢作為,鑄造良好政治生態。認真落實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推動層層傳達壓力、層層壓實責任,持之以恒推進黨的建設。加強全面從嚴治黨制度機制建設,實現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扎實抓好巡察工作,推進政治巡察,確保州委本屆任期內實現巡察全覆蓋,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推動全州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基層延伸,夯實全州管黨治黨工作基礎,為全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二)馳而不息抓好巡視整改。以巡視“回頭看”整改為契機,開展“政治體檢”,深入查找全州管黨治黨、作風建設、脫貧攻堅、民生政策落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持續深化巡視和“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工作;對已完成的整改任務,適時組織“回頭看”,鞏固提升整改工作成果;對需要長期整改的任務,緊盯目標要求不放松,持之以恒抓好整改落實,確保整改落實到位。堅持在“長”、“常”二字上下工夫,著力把監督貫穿到干部從政干事的全過程,全面防范廉政風險;深化黨紀黨規教育,特別是重點加強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廉潔紀律的宣傳教育和貫徹落實,讓守紀律、講規矩成為全州黨員、干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營造崇廉尚潔的良好氛圍;盯緊節點重點,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十項規定精神,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朝;深化民生監督,切實維護保障民生民利,助力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建設,以巡視整改的實際成效不斷增強全州群眾的獲得感,厚植黨的執政根基。
(三)矢志不渝推動地方發展。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認真貫徹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黨內監督條例、問責條例等黨內法規,加強對“關鍵少數”、重點領域、重點崗位的監督,進一步規范“三重一大”決策程序,形成良好有序的黨內政治生活環境。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堅持“好干部”標準,“五湖四海”、任人唯賢選拔任用干部,逐步優化干部隊伍結構,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堅持以干立身,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從州委開始,帶領全州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不斷提振精氣神,持續營造起干事創業、實干興州的良好氛圍,推動全州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歡迎廣大干部群眾對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情況進行監督。如有意見建議,請及時向我們反映。聯系電話:0855-8279712,郵政郵箱:貴州省凱里市營盤東路黔東南州政協辦公樓一樓州委巡察辦,郵政編碼:556000,電子郵箱:qdnzwxcb@163.com。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