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預告
由黔東南州歌舞團有限責任公司打造的精品歌舞詩《守望》將于2017年11月1日晚20:00在貴州省國際會議中心(貴州飯店旁)參加“第六屆貴州省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展演。
劇情簡介:
《守望》以貴州黔東南地區極具代表性的幾個傳統村寨為背景,以黔東南眾多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內容,以在黔東南傳統村寨中生活的寨老、非遺傳承人、普通百姓等真實人物為主線。表達了黔東南苗侗人民熱愛家鄉、崇尚自然、積極向上、勤勞熱忱的情懷,以及他們對家鄉民族文化遺產、綠水青山的執著守望,展示了以一系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代表的黔東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也揭示了在現代文明沖擊下,民族傳統文化所面臨的困惑,同時也展示了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高度自覺與自信。
編劇的話:
歌舞詩《守望》沒有一個完整的貫穿始終的故事。但它以幾個傳統村寨作為背景,通過若干個場景、人物及情節表達了一個貫穿始終的主題。是一種深情的講述:講傳承,講歷史,講生活,講愛情,講輝煌,講反思。是一段真情的告白:有真實的人物,真實的場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感。是一幅多彩的畫卷:有梯田、楓香樹、鼓樓、風雨橋、吊腳樓等唯美的場景;是一首壯美的詩篇:有牛腿琴的訴說,古歌老人的吟唱,岜沙寨老的槍聲,木鼓震天的吶喊。
我曾在貴州黔東南工作鍛煉、創作采風近三年時間。其間,認識了今年已八十五歲的西江苗寨寨老、古歌老人侯天祥;認識了從部隊轉業回來,放棄在武裝部的工作,又重新打起赤腳,扛起火槍的“最后一個槍手部落”岜沙苗寨寨老滾拉旺;認識了每天給孩子們傳歌的從江縣小黃村侗族大歌國家級傳人潘查銀花;認識了奔走于世界各地,傳播民族文化的侗族牛腿琴傳人蔣步先... ...他們,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的非遺傳承人、普通百姓,身上透著的那種善良、質樸、對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熱愛、自信和執著的守護,一次又一次深深打動了我。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注非遺傳承人,關注傳統村落保護,喚醒人們的鄉愁記憶。讓這些非遺傳承人、鄉間百姓走上舞臺,展示他們的民族藝術,展現他們的生活狀態就成了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和愿望。
“風兒掀動鄉愁,風雨橋上誰在等候”這是著名詞作家、劇作家劉麟先生應邀為該劇寫的主題歌歌詞中的一句話。守望與鄉愁,是將全劇串聯起來的線索,也是劇中要表現的主題。
著名戲劇理論家余上沅先生說過:“凡是有詩的題旨,詩的節奏,詩的美麗,詩的意境的散文戲劇我們都稱它為詩劇。”努力營造出與黔東南美麗山水相融合,與黔東南少數民族浪漫氣質相融合的詩的節奏、詩的語言、詩的意境,也正是歌舞詩《守望》的創作追求。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