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田應龍) 11月27日晚,黔東南州第七屆旅游產發展大會暨中國·從江第十四屆原生態侗族大歌節在從江舉行媒體見面會。會上,黔東南州政府副秘書長楊秀輝介紹黔東南州第七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系列活動有關情況、新聞采訪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項;黔東南州旅發委副主任胡浩宇介紹黔東南州第七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活動籌備情況。
楊秀輝介紹黔東南州第七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系列活動有關情況、新聞采訪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項
楊秀輝在媒體見面會上說,舉辦旅游發展大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舉辦一屆旅發大會,打造一個旅游精品,助推一方經濟發展”的思路,使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提速,使旅游產業發展提速;通過整合各類優勢資源,大力支持和幫助大會舉辦地加快發展,大幅度提升舉辦地旅游的知名度、美譽度和旅游業的自我發展能力、綜合競爭能力,使舉辦地旅游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在較短時間內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全州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同時,通過實施一系列務實舉措,使旅發大會成為促進全州各地旅游創新和開展合作競爭的重要平臺,成為國內外旅游投資商了解黔東南旅游發展商機、發現黔東南旅游發展亮點、投資開發黔東南旅游的重要窗口,成為有效整合全州優勢資源、推動黔東南旅游業不斷取得新突破的持久動力源。
胡浩宇介紹黔東南州第七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活動籌備情況
據了解,第七屆旅發大會是在繼承往屆旅發大會基本經驗的基礎上,創新辦會理念和模式,全方位、多層次呈現全州旅游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注重突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主題明。以“中國聚寶盆·大美黔東南·走進養心圣地·放歌神秘從江”為主題,緊緊圍繞“自然生態”和“民族文化”這兩個寶貝,將從江豐富的自然生態和濃郁的民族文化、古樸的傳統村落展現出來。
二是內容實。以“旅游+文化、+農業、+工業、+康養、+體育”等為抓手,將從江縣加榜梯田農耕、小黃侗族大歌、岜沙傳統生態以及高華瑤族藥浴等民族民俗文化融入大旅游發展,以旅游帶動產業。
三是業態豐。以旅游業態的“吃、住、行”為抓手,做精做細香豬、椪柑、香禾糯等農特產品以及苗侗刺繡文化旅游商品的全面發展。
四是帶動強。用好以岜沙、小黃、占里等為代表的傳統村落、民族文化和以加榜梯田為代表的生態環境、農耕文化兩個“寶貝”,把秀美風光、民族文化、康體養生等旅游要素融入到大旅游中,構建全景式、全季節、全產業、全社會、全方位的全域旅游體系,打好“神秘從江”文化牌,唱好“養心圣地”旅游戲,努力走出一條神秘之旅的從江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新路,促進旅游發展“井噴式”增長。到2020年,力爭全縣接待游客達480萬人次,年均增長30%以上;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0億元,年均增長35%以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