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加強。全州16所縣(市)人民醫院全部完成標準化建設,建設規模17.52萬㎡,總投資3.87億元。全州有7所縣級中醫院得到標準化建設,建設規模9.97萬㎡,總投資2.94億元。
二是“以藥補醫”機制全面破除。黔東南州黃平縣、麻江縣分別于2012年12月、2014年11月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破除“以藥補醫”。截止2015年10月30日,全州16縣(市)26家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實行零差率銷售,終結了醫院長期以來的“以藥補醫”機制。
三是醫院學科建設得到提升。全州有17家醫院設置了重癥醫學科,19家醫院設置了血透室,急危重癥疾病救治能力顯著提升;全州縣級人民醫院設置有獨立產科的11家、康復科11家、腦外科8家。2016年新增新生兒科4個,全州新生兒科實現全覆蓋。
四是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快。全面實施縣級以上公立醫院遠程醫療建設,截止2016年6月底,全州26家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并投入試運行。6個試點縣(黃平、三穗、岑鞏、麻江、丹寨、臺江)54個鄉鎮已全部完成專網接入工作,待省級遠程醫療設備到位后即可投入運行,實現遠程醫療向鄉鎮延伸。
五是相關配套改革穩步推進。印發了全州統一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方案,調增臨床診療類、護理類、手術治療類等276項,調減大型設備醫學影像、超聲檢查類28項,理順了醫療服務價格。印發了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財政補償機制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了對縣級公立醫院的財政補償機制。成立了縣級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和理事會,重新核定縣級公立醫院編制,新增床位2513張,新增人員編制2508人。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總入徑病例29943例,成功25228例。
六改革取得“三降一升”良好效益。醫院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比例下降。2016年1-11月全州縣級公立醫院藥品收入平均占比為27%,同比下降8.1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個百分點。門診次均費用和住院次均費用下降。2016年1-11月全州縣級公立醫院門診次均費用、住院次均費用分別為132元、2592元,同比分別下降2.94%、0.50%。平均住院日有所下降。2016年1-11月全州縣級公立醫院平均住院日為6.6天,同比下降2.94%。住院人次明顯上升。2016年1-11月全州縣級公立醫院總住院人次為281343人,同比上升11.16%。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