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苦于找不到優質早熟的洋芋種,自己買還擔心買到假的,耽誤農時,這下好了,有黨委政府免費提供的優質高產洋芋種,再也不擔心產量的問題了。”近日,施秉縣馬號鎮六合村的潘報中一邊領取馬鈴薯種一邊高興地說。
據悉,為提高脫貧攻堅秋冬種“一減四增”的有效實施,保障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施秉縣農業局購買14.4萬斤早熟馬鈴薯種子,免費發放給城關鎮、馬號鎮、雙井鎮等300余戶種植戶,在薯種領取現場,農技人員還為農戶發放了技術資料,深入田間地頭作技術指導。
該縣今年發放的薯種是從內蒙古轉運的優質種子,確保該縣早熟菜用馬鈴薯的市場供求。署種發放期間還邀請農技人員免費給老百姓培訓相關專業種植栽培技術,對田間管理、種植栽培、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助力老百姓增產增收。
“有了優質馬鈴薯種,我也要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光自己吃飽不行,還要賣點錢增加收入。”家住雙井鎮翁糧村的署農舒石敏,在領到縣上免費發放的早產馬鈴薯種子后顯得十分高興,話畢,他又鉆進田邊現場培訓的人堆里,認真聽農技人員傳授馬鈴薯種植技術。
舒石敏介紹,由于缺乏種植技術,以前他種的馬鈴薯畝產量在500公斤左右,一年種下來才夠一家人吃,聽說這次的新品種畝產至少要翻番,于是他特意趕來領取,“今年打算種10畝,如果收成好,明年還要擴大種植規模。”舒石敏說。
“窩距、行距要留夠,切馬鈴薯種要有兩個芽,出苗注意不要霜凍,注意追農家肥,田間管理千萬搞好排水……”高級農藝師金忠誠的現場講解和技術培訓,讓100余名薯農聽得津津有味,大家邊聽邊看還不時詢問。
近年來,該縣因戶施策,確保產業扶貧全覆蓋。對貧困人口文化素質偏低、年齡偏大、生產能力偏弱,貧困地區基礎薄、條件差,發展扶貧產業不易的。該縣在實施農業產業扶貧的過程中,既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又要適合扶貧對象特點,選優選好各類優質高產早熟的種子,讓貧困戶真正得到實惠,干得了、干得起、長受益。對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要逐戶確定脫貧農業產業項目,明確每戶產業類型、發展規模、預期效益等;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通過扶貧量化資金入股農業經營主體的方式參與農業產業發展。同時,資金扶持、服務指導到戶,強化產、供、銷各環節的服務,發揮農業、科技等部門的作用,根據生產需要對貧困戶實行定期上門服務,確保全縣產業扶貧全覆蓋。
該縣努力打造現代科技農業示范點、現代農旅融合發展產業帶,實施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點建設,將生態農牧業發展作為促進縣域農業經濟發展、實現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推力。通過農業產業扶貧,免費贈送優質高產種子,進一步增強農業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能力。( 張紹軍 金忠誠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