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燕
選賢任能、群賢畢至,是國家興旺發達的重要基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將選人用人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執政理念與政治智慧,更是推動事業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必然選擇。
“多士成大業,群賢濟弘績”。無論古今,人才聚則事業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歸根到底要靠一支宏大的富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得人才者得天下。”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上,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求賢若渴的典型事例比比皆是。劉邦重用“初漢三杰”打天下,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李世民依靠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營造大唐盛世等,都充分說明了想成就事業的人對人才的渴求是多么的強烈!
人才是國家發展的必要資源,重視人才發展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必要手段,加強人才培養是國家前進的必要力量,提高人才的利用是國家強盛的必經之路。我們要多種渠道引進各方面的人才,為引進的人才解決后顧之憂,用“感情留人”,用“政策留人”,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落到實處。牢固樹立“事業凝聚人、政策吸引人、環境塑造人、待遇穩定人、感情留住人”的服務人才理念,深刻認識人才在創新、創業、創優中的引領作用、骨干作用、帶動作用。在全黨內營造出“嶺深常得蛟龍在,梧高自有鳳凰棲。”的良好氛圍。
愛惜人才,就要杜絕人才閑置浪費現象,要樹立正確的人才意識,破除論資排輩觀念、任人唯親等封建落后的人才意識,不能憑自己的主觀臆斷來評定人才,不能想當然地設置人才標準。要堅持德才兼備的人才原則,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不惟學歷,不惟職稱,不惟資歷,不惟身份,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姿態,讓“重才、愛才、惜才”蔚然成風。
人才興則民族興,人才強則國家強。一個熱心發現人才、誠心使用人才的國家,是充滿希望、富有活力的國家;一個精心愛惜人才、用心聚集人才的政黨,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政黨。我們應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