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貴州省正式發布大數據領域技術榜單,這份榜單中包含了塊數據理論與區域治理、公共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技術等3個基礎研究,榜單中提出了具體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5月2日起面向全球科技人才啟動申報,一旦揭榜成功,我省將給每個研究項目1000萬的支持經費。
根據貴州省對外公布的大數據領域技術榜單,該榜單主要包含了塊數據理論與區域治理、多源數據融合與集成技術、公共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技術等3個主要研究方向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
3個研究項目提出的總體目標是,圍繞貴州省大數據頂層設計中“以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大數據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以大數據服務改善民生”三個目的,開展高水平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瞄準大數據的“聚、通、用”,著力突破貴州省公共大數據應用中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實現一批成果在貴州省轉化。通過項目合作與研究,聚集和培養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團隊。
記者了解到,本次榜單的揭榜時間為2017年5月2日至5月26日24時,榜單項目均采用統一申報書,實行網上申報,屆時,全球各地的科技人才,均可在揭榜時間內登錄貴州省科技計劃業務管理信息系統(http://xmgl.gzst.gov.cn),正式申報項目。
技術榜單明確,我省擬針對技術榜單資助3個研究項目,每個項目資助經費約為1000萬元;資助期限為3年,其中應用示范需在2年內完成。
另外,榜單提出要求,承擔項目或課題的省外機構的負責人及其團隊核心成員,需以簽約方式進入貴州省公共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工作,每年工作時間不少于8個月。項目實施期間,團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成員進入實驗室工作,其引進待遇按照我省的大數據人才引進政策辦法執行。引進人才待遇標準為:達到杰出人才(長江學者、杰青、千人計劃等)層次的,待遇為100萬元/年;達到學術帶頭人層次的,待遇為3萬元/月;達到新銳學者人才層次的,待遇為1萬元/月。
揭榜條件
揭榜方式按研究方向進行項目申報。項目申請人應是本領域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本項目的研究工作。
每個方向最多資助1個項目,每個項目應包括研究方向下的所有研究內容,并根據項目研究需要設置不多于5個課題。項目申請人為項目的總負責人(首席科學家),且須是其中1個課題的負責人。在申請書中應明確每個課題的負責人,每個課題的負責人原則上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同時,項目需通過產、學、研合作模式申報,項目揭榜單位可為國內外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但需與貴州省公共大數據重點實驗室聯合申請,第一承擔單位為貴州省公共大數據重點實驗室等。
三大研究方向及考核指標
1.塊數據與區域治理
考核指標:建立一套較完整的塊數據基礎理論體系,至少涵蓋塊數據的形成、表達、計算等演化機理的理論框架;建立塊數據形成機理框架,建立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塊數據信息共享試驗床;建立塊數據的表達機制框架。通過產學研結合,初步建立一個實驗性的區域治理知識圖譜和數據空間示范系統。特別要明示所研制的適用于塊數據的技術,比已有的適用于普通大數據的技術的優勢所在;爭取為貴州省公共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引進或培養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學術領軍人才,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0-30名,公開發表論文40篇以上等。
2.多源數據融合與集成技術
考核指標:構建公共大數據知識圖譜構建體系,包含公共大數據機器學習算法、模型、機制機理等;構建公共大數據協同計算理論體系,包括不同數據源數據的協同計算、資源調度和系統集成的機制;提出針對跨部門、跨區域、跨領域的公共數據資源的關聯和統一表達模型,滿足公共大數據的關聯表達與數據計算需求;建立面向公共數據資源的數據清洗,萃取和優化存儲機制;提出面向公共行業數據融合與分析的整體解決方案,在交通、旅游、食品安全、稅務、工業、扶貧等選擇2-3個領域開展公共大數據融合與分析應用示范;公開發表論文50篇以上;引進或培養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學術領軍人才等。
3.公共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考核指標:提出公共大數據的安全統一理論和方法,為貴州省大數據產業應用技術提供安全理論基礎;提出公共大數據開放和共享中的新型隱私保護算法和風險評估方法,構建大數據風險評估模型及風險控制機制,實現相關大數據隱私保護標準規范,為大數據開放、共享、交易奠定理論基礎;提出多源異構數據脫敏技術和隱私保護新型密碼技術,研發能支持應用于社會公共服務某一行業的多類型、不同敏感程度數據的脫敏、脫密及隱私保護原型系統;
研發支持至少10種數據來源以上的千萬級實體深度安全關聯融合應用系統,支持基于標簽的數據追蹤溯源,TB量級數據下的安全融合時延為秒級;在貴州省公安應用系統、健康醫療、云上貴州平臺、貴州移動或其他領域選擇2-3個領域開展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方向成果轉化示范應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0項以上等。(記者 楊林國 來源:貴陽晚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