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陽市民史先生手機突然收到了銀行發來的信用卡消費短信。消費信息顯示,史先生的卡在印度消費了500盧比。“信用卡一直都在我身上,我也沒去印度,怎么就消費成功了?”史先生隨后向貴陽市公安機關報案。
當天,史先生的多幣種信用卡先后共收到3次盜刷信息,前兩次都由于金額偏大而沒有盜刷成功,直到第3次才被盜刷500盧比,折合人民幣大約54元左右。“信用卡為了安全我設定了一個最高消費額度,而且最近有過一定的消費記錄,所以前兩次盜刷的消費金額沒有成功。”史先生說。
不過讓史先生納悶的是,信用卡一直都在他的身上,平時使用時也特別小心,但卡的信息最終還是被復制了。“我平時使用信用卡十分小心,卡從不離身,也不會把卡拿去復印,即便在外消費,也很注意不將卡拿到別人的手上。”史先生說,去年他到國外呆了兩個月,期間大部分消費都是用此次被盜的信用卡,但消費期間他也一直很注意卡的安全。“唯一可能泄露卡信息的機會,應該出現在某些網絡購物平臺消費過程中,我曾提供過信用卡持卡人的姓名、卡號和卡的有效期等。”史先生回憶。
信用卡被盜刷后,史先生已經第一時間向貴陽市南明區沙南派出所報案。目前,警方進行了立案,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中國工商銀行貴州省分行提醒,盜刷的手段有很多種,持卡人自己在日常用卡時要提高防范意識。
1、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網銀、手機,不隨意借給他人使用;
2、開通銀行賬戶變動短信提醒,關注賬戶變動情況;
3、謹慎取款和消費;
4、不點擊短信、網絡聊天工具或網站中可疑鏈接,慎掃不明來歷的二維碼;
5、慎連免費Wi-Fi;
6、妥善設置銀行卡、網銀等密碼。
除了自身養成良好用卡習慣外,市民還可通過設置消費額度,尤其是信用卡長時間不需要大額消費時,設置額度可降低被盜刷的損失。還可通過購買賬戶盜刷險和向銀行申請拒付服務,以防止信用卡被盜刷。
銀行還提醒,如持卡人發現有偽卡交易和賬戶盜用等非本人授權交易時,應第一時間與發卡機構取得聯系,凍結、掛失卡片,避免再次遭受盜刷,同時在發卡機構的指導下留存證據,按照相關規則進行差錯爭議處理。(記者陳華文 來源:貴陽晚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