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新改擴建學校414所 貴陽新增學位8.57萬個
縣鎮、城郊結合部“大額班”現象基本消除
2014年以來,貴陽市共投入13.2億元用于“全面改薄”,共新建改擴建學校414所,新增學位8.57萬個,辦學條件不斷改善,留守兒童寄宿學習得到基本解決,縣鎮、城郊結合部“大額班”現象基本消除。
2014年以來,貴陽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全面改薄”的部署,深入推進“教育立市”戰略,以全面改善基本辦學條件為目標,通過抓組織、抓投入、抓推進、抓難點、抓考核,“全面改薄”取得明顯成績。近三年來,我市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學生生活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留守兒童寄宿學習得到基本解決,縣鎮、城郊結合部“大額班”基本消除,師資配置基本滿足需求。截至2016年底,全市小學輟學率0.0082%、初中輟學率0.254%,均低于教育部要求的0.6%、1.8%,廣大市民的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
近三年來,我市投入13.2億元資金用于“全面改薄”項目,并多渠道籌措資金,如烏當區、清鎮市采取PPP模式吸納社會資金6.23億元建設學校;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清鎮市政府采取與供應商合作“一次到位、逐年償還”的模式籌措資金2.71億元用于信息化建設。此外,我市還重點抓小區學校配建,出臺了小區配建系列文件,教育、規劃、住建等部門持續督促房開企業配建教育設施,全市新建改建居住區配套學校(園)72所,新增學位4.76萬個。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近三年來共統一招聘農村教師5000余名;開展山區支教、老校長下鄉、雙百工程等農村教師隊伍建設計劃,培訓農村教師2萬余人次,全面提升了農村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同時,我市還大力促進教育對外開放,著力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問題,引進北京、上海、山東等發達地區優質教育資源來筑開展合作辦學,共引進各類學校共133所,引進省外名校長、名教師等專業人才172人。
此外,我市還不斷探索大數據在教育領域的綜合運用,在服務教育民生、加強教育管理、促進家校合作、教育精準扶貧等方面,開發了一系列應用軟件,建成了貴陽市教育質量監測及學業考試分析平臺、食品安全衛生管理APP系統、行政視導、教研視導評估系統、貴陽市中小學心理健康與監測大數據云平臺、教育資助“指紋+面部識別”系統等,不斷探索智慧教育。(記者羅海蘭 來源:貴陽日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