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貴州省分析測試研究院牽頭組織起草制訂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貴州苕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貴州米豆腐》征求意見稿均已完成。現(xiàn)正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時間30天。
貴州米豆腐是我省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省內大多數(shù)是以小作坊模式進行生產制作,至今尚無該類產品的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在日常監(jiān)管和抽樣檢驗工作中,無標準可依。
為此,省衛(wèi)計委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批準立項開展貴州米豆腐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以增強貴州米豆腐市場競爭力,更為日常食品安全監(jiān)管提供技術依據(jù)。經對市場摸底,并對比分析實際樣品的檢測數(shù)據(jù)后,標準起草小組結合米豆腐生產消費的實際情況,制訂出了《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貴州米豆腐(征求意見稿)》。標準從色澤、狀態(tài)、滋味以及霉菌、大腸桿菌等11個項目制定說明,明確貴州米豆腐是以大米為原料,經磨漿、煮漿、凝固、成型等工序生產制成的食品,但不得使用人工色素等添加劑進行增色。
另外,近年來,有報道稱,苕粉生產過程中,存在添加“明礬”等物質,以達到提升口感的現(xiàn)象。監(jiān)督人員在日常檢測工作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標準對產品污染物的限量要求模糊,為此,貴州開展了苕粉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
2014年至2017年,標準起草小組對省內苕粉生產工藝進行調研,制定出了《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貴州苕粉(征求意見稿)》。其中規(guī)定,苕粉是以新鮮番薯為主要原料,經和漿(打糊)、成型(漏粉)、冷卻、干燥、包裝制成的非即食干粉條。其外形可分為圓條形、方條形(含長方條形)。
目前,兩項征求意見稿正在貴州省衛(wèi)計委官方網站(http://www.gzhfpc.gov.cn/)公開征求意見,時間30天。任何單位和個人如對公示的標準征求意見稿有異議,均可書面反饋。 (張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