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中國“天眼”)工程辦公室主任張蜀新今天(24日)表示,自去年9月25日FAST望遠鏡落成啟用以來,經過一年多的調試,望遠鏡的多個系統已經調到了設計指標,靈敏度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
他介紹,今年8月開始,“天眼”試觀測中陸續搜尋到了一批高質量的脈沖星候選體,其中6顆得到了觀測認證。“最先發現的是兩顆,就在我們準備發布的過程中又陸續發現了4顆。”他說,這標志著中國“天眼”已經有系統發現脈沖星的能力,未來有希望做出系統的脈沖星發現以及其他天文發現。
張蜀新還透露,FAST射電望遠鏡的反射面是一個500米口徑的球冠面,面積相當于30多個足球場,用4000多塊三角形反射面拼裝起來。這口“大鍋”背面,起到支撐作用的是一個柔性支撐網狀結構。形象地說就是一個大“網兜”,用鋼索結成一個網兜,反射面板裝在三角形的網眼上。
張蜀新說,中國“天眼”的建成歷經艱難,是以前不久去世的南仁東先生為代表的幾代天文人的夢想。南仁東還有很多夢想,需要我們后一輩天文人去實現。(張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