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定,我省生態保護紅線區包括禁止開發區、集中連片優質耕地、公益林地、生態敏感區和生態脆弱區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態保護價值的區域。今后按相關規定新設立的以上保護區域自動進入生態保護紅線區。
記者了解到,各市(州)政府要按照如下列規定,做好生態保護紅線區的保護和監督管理:設置生態保護紅線區保護標志牌、警示牌和邊界標志;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和網絡體系,對生態保護紅線區實行全方位監控;組織開展日常巡護,實行常態化管理,嚴格執法;對生態保護紅線區的生態功能進行定期評估,及時預警生態風險;組織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區保護的宣傳教育和普及科學知識,促進公眾參與。
辦法規定,我省各地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后原則上不得擅自調整,不得任意放寬管控要求。因國家和全省重大布局調整,以及在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下,確需對生態保護紅線進行調整的,應當按照“總量不減、占補平衡、生態功能相當”的原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調整。
在各類生態保護紅線區內,嚴格限制城鎮化和工業化活動,禁止建設破壞生態功能和生態環境的工程項目。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省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等,應嚴格遵守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規定。
據悉,我省將建立領導干部任期生態保護紅線責任制,嚴格責任追究。對推動生態保護紅線工作不力的,及時誡勉談話;對盲目決策、監管不嚴、失職瀆職造成生態破壞的,依法依紀嚴肅問責。(記者 楊林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