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日前,筆者在黃平縣舊州鎮了解到,今年,該鎮又定下了擬出列1個貧困村,7000名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為確保脫貧攻堅首戰必勝,成立了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選派了17名工作能力強的干部和縣下派的8名第一書記一起駐村,組織全鎮干部職工1幫10的包保貧困戶脫貧目標。抓早抓細贏得先機,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戰。
舊州鎮讓7000人順利脫貧1個貧困村出列,今年堅持發展產業,為脫貧再添“造血”功能,重點圍繞中藥材、精品水果、種草養牛、蔬菜種植等特色農產品。全鎮新發展酸食農產品0.25萬畝、花卉0.04萬畝、中藥材0.1萬畝、牧草0.13萬畝、藍莓等精品水果0.16萬畝。同時還以黃平珍稀藥材生態產業園有限公司育苗基地為龍頭,增加白芨種植面積0.04萬畝;以石板河村為主,增加太子參種植面積0.06萬畝;牧草種植以龍博祥公司為龍頭,平西壩、草蘆坪、波洞等村增加牧草種植面積0.07萬畝;精品水果以草蘆坪、大碾房、白水寨等村,增加種植面積0.16萬畝。保證一般貧困家庭至少有一項穩定增收的主導產業,確保貧困戶種滿種足、養滿養足。推進農旅結合,發布產銷信息,營建目標市場,建立“生產基地→產業中摳系統→流通市場”整個過程的物流標準化管理體系。努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建設、雨露計劃培訓、特色產業扶貧工程。進一步開展貧困人口與低保、五保、殘疾人等銜接核查,對因殘、因病、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施兜底幫扶,讓7000貧困人口和1個貧困村順利脫貧、出列。(張玉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