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拜啊,拜救民大凝更拜啊,喂麻耶。”(漢譯:去啊,去救民過侗年去啊,快來呀。)一路上,都聽到同伴們在邀約自己的伙伴去救民村過侗年。
元月16日(農歷十一月三十)這天,錦屏縣彥洞鄉救民村熱鬧非凡,3000多人歡聚救民同過侗年。侗年以攔路迎賓、侗裝游行、民俗表演、打糍粑體驗和斗牛比賽等侗族民風民俗展示侗鄉風情。
侗年,游客打糍粑體驗
“聽講今年侗年蠻熱鬧,我們幾個也來看人家點”,幾個拄著拐杖的奶奶滿臉笑容地與旁邊打招呼的人們說著。
“加油,加油,哈哈哈哈……”打糍粑體驗的人群里傳出了最開心的笑聲。
“我們雖然是老農民,有幸趕上好年成。侗年搞個小快板,表表高興的心情。天文地理不去講,只講兩個最熱門。一來歌唱十九大,二來歌唱大扶貧。……習總書記真英明,特別牽掛貴州人。參加貴州討論團,鼓勁加油指航程。二0二0目標明,擼起袖子用精神。干部群眾齊努力,三年苦戰大功成。貧困戶來不用爭,貧困帽子害羞人。貧困帥哥無婆娘,貧困美女難嫁人。快板說來句句真,再來說句賀新春。春臨大地千村暖,福照家門萬事興。” “太好了,講得太好了”,一位觀看的大爺大聲鼓掌說著。
侗年歡喜捏糍粑
侗年,侗語稱為“凝更”,類似過春節,是由紀念當地侗族遷徙演變而成的節日。過侗年要殺豬宰牛,烤糯米酒,打糍粑、煮甜酒、炒油茶,迎接賓客,歡慶佳節。2011年,“侗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貴州黎平、從江、榕江、劍河、錦屏和廣西三江等侗族聚居區都還保持有過“侗年”的習俗。(張蘭姣)
侗年斗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