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羅某堂訴被告羅某英排除妨害糾紛一案。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對自己的訴訟請求進行了陳述、舉證,被告因不會說漢話,全程用侗語作了答辯及其回答法官的提問。該案法庭調查、法庭辨認、當事人雙方陳述最后意見完畢后,法庭宣布休庭對案件進行解調。
休庭調解中,法官、鄉村領導實地察看完糾紛現場后,一部分法官和鄉村領導對案件當事人雙方進行“背靠背”的調解;對一些村民提出“老祖業的房屋、土地、田地是否可以收回?”、“村民與村民之間協議簽定的房屋、土地買賣、轉讓協議是否有效?”、“什么是土地流轉?土地流轉如何辦理相關的手續?土地流轉都能給村民和集體帶來哪些收益?”等等問題,法官和鄉村領導一一都用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作深入淺出解答,村民通俗易懂。
案件全部審理結束后,該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致對法官說道:“今天你們法院到這里開庭,對我們和村民都是一次的最好普法教育。看完你們今天的開庭,我們和村民都受益匪淺,希望你們法院多來我們這些邊遠貧困的鄉村審理些家事糾紛、相鄰糾紛等案件,對們進行法治的教育。”
該案庭審與調解,法官與當事人一直都用當地民族語言進行溝通與交流,很是接地氣。法院法官用當地民族語言審案,避免了法官與當事人雙方語言交流障礙,保證庭審順利的進行。不僅節約審判資源,而且也避免了沒有必要的訴累。
當天的巡回審理,“訴訟與宣傳”兩不誤,巡回審理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因該案有個別證據需要進行一步的調查核實,案件將擇期宣判。(劉榮廷 劉太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