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打贏這場輸不起的硬仗,在啟蒙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立足于資源稟賦,召開群眾大會積極謀劃產業布局,突破瓶頸,利用自然資源和800米海拔氣候條件的優勢全力發展滑菇產業,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滑菇是世界上五大宗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表面亮麗呈黃色至黃褐色,中部紅褐色,邊緣略淡,無鱗片,成熟期金黃色,并且味道鮮美,口感極佳,具有滑、鮮、嫩、脆的特點,是一種低熱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深受消費者青睞,“錢”景可觀。
2018年“春季攻勢”到來之際,便幌村村兩委、駐村工作組、組干親自帶領貧困戶、計生戶、返鄉創業或務工村民等來到滑菇種植基地,一場振興農村經濟深刻的產業革命在便幌村正全面鋪開。他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的進行測量征地、有的搭建滑菇大棚、有的建產業路、有的生產菌棒、有的高溫消毒、有的搭棚上架等系列工序。經過幾個月的接續奮斗,砥礪奮進,滑菇大棚終于搭好挺立于大山田坳中,為便幌村劃出了一個產業經濟圈,也為貧困戶打出了一條致富門路。
俗話說“春種一粒栗,秋收萬顆子”。“豐收”即是廣大農民自古以來的期盼,又是鄉村振興,邁向全面小康社會的代名詞。到了9月,滑菇開始全面噴水,在村兩委、尖刀班、貧困戶、計生貧困戶等共同努力下,功夫不負有心人,勤勞的村民終于得到了回報。走進滑菇大棚,一層層一朵朵金燦燦的滑菇,太神奇了,長勢喜人,產量相當可觀,采摘的滑菇即將出售轉化為“毛爺爺”轉入了貧困戶的“腰包”。
“感謝黨委政府支持我們發展滑菇產業,這是我今年最大的收獲,全家收入一下子就增加了,讓我心頭暖暖的,明年在繼續增加滑菇種植,我們有信心。”貧困戶楊安靜臉上泛出了笑容。
便幌村支書林昌樹介紹“照顧滑菇一點都不能馬虎,我一有空就來滑菇大棚里轉轉,多花點心思,好好管護,今年脫貧就靠他們了”。年初,啟蒙鎮黨委政府引進貴州勝利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老板是福建商人,由公司提供菌棒和技術服務,采取“企業+村級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簽訂報價回收協議,銷路不用愁,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產業已初具規模。
現在,滑菇已進入采摘高峰期,每天早晨4點過鐘就起來送貧困戶到基地采摘滑菇,凡是采摘到1000斤左右,就用皮卡車運輸到貴州勝利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出售,再經過公司分檢和加工裝袋后運回福建,再由福建統一出口銷往俄羅斯。滑菇就這樣闖出了大市場,不僅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還為貧困戶增收拓寬了脫貧渠道。
到目前為止,便幌村滑菇已生產3.5萬余斤,直接創收7萬余元,平均每天采菇1600斤左右,高峰期時采菇3800斤左右,提供30多個就業崗位,直接讓49戶202人脫貧致富。后續,隨著時間的推進,產量和收入還會繼續增加,也讓附近農民過上不用出遠門就能掙到錢的好日了。(楊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