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以前,學生周末放學后是否回家,乘坐什么車回家,家長和學校幾乎沒法掌握,F今,這樣的情況在雷山一些學校已經不存在了。
近年來,雷山縣會同省內大數據企業研發了針對城鄉居民出行的交通調度平臺,平臺對部分學校的學生出行進行統一調度,結束了中小學生乘車一盤散沙,安全沒有保障,家長學校擔心的狀況。
據了解,這個命名為“通村村”的交通調度平臺在2017年6月份左右正式運行。它由調度中心、司機端和用戶端等組成,運行后迅速對全縣有資質的208輛客運車進行整合,并逐步將一些領域納入了統一調度范圍,比如教育領域中學生的出行。
雷山縣通村村智慧交通調度中心觀摩現場
根據先總結后推廣的思路,雷山縣將大塘小學和思源中學作為統一調度的試點。每周四(思源中學兩周一次),這兩所學校各班班主任負責對返家的學生進行登記,并交到學校匯總,學校通過“通村村”APP系統與平臺取得聯系,并將需要的運力、出行時間、線路安排等詳細告知。
而收到學校的“訂單”之后,平臺立即作出反應,組織運力在約定時間將學生逐一送回家。
“以前,放學后我們都要去接娃娃,很耽擱活路,實際上也不安全。”雷山縣大塘居民王珍說,現在,只管在家門口等就可以了,車輛保管送到家。
雷山縣大塘小學的負責人說,以前,年紀稍大的學生,自己乘車回去,乘什么車,就不好掌握了,其中肯定少不了非法營運車輛。在那時的情況下,學校、家長的心都市懸起的。“通村村平臺開通后,確實讓我們如釋重負。”這位負責人說。
“大塘小學、思源中學兩個試點單位學生出行統一調度的做法保證了中小學生出行安全,打擊了非法營運車輛,具有營運資質的車輛的客源充足,利益得到了保障。”雷山縣客運站站長王貴說,下一步,將在全縣推廣,包括各鄉鎮學校,都采取這樣的模式來運行。
“現在的問題是車費的支付還是在線下進行,我們正在考慮,推出合理的智能化的支付方式。”王貴說。
此外,“通村村”APP平臺也可以助力于普通群眾的出行,它開通了車輛訂制功能,普通群眾出行,特別是人多的情況,可以通過系統下單預定,系統接到訂單立馬做出安排。“當然,有的群眾不會用智能手機,怎么辦呢?我們同時還開通了電話預約服務,打電話也能解決問題!”王貴說。
通村村智慧交通調度中心工作場景
“通村村”平臺還具有“滴滴打車”的功能,出行的群眾可以通過系統,預約在附近區域運營的車輛,確保及時出行。
據了解,雷山是全省“通村村”系統平臺運行的始發縣,也是該軟件推廣運行的試點縣,雷山取得的經驗已經引起了全省上下引發關注。
而運行一年多來,雷山縣的“通村村”系統平臺軟件不斷升級、優化,不斷取得了新的突破,現在系統已經升級到了3.0版本,它除了具備交通功能,還開發出了電商、物流、快遞、農村貨運、旅游等,正在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成為了雷山城鄉居民生活的好幫手。(潘文華 楊曉燕 李長華 攝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