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王莉)17歲的肖師傅,曾走街串巷以修鞋為生。不過,僅僅修鞋一項手藝太過單薄。
25歲那年,去學了修鎖換鎖的技術,原本的小小修鞋攤又新增了配鑰匙和修鎖、開鎖三項技能的小攤。
這間位于中銀港僅僅只有兩三平米的臨時搭建的小鋪子,集配鑰匙、補鞋、修鎖開鎖于一體,一對56歲夫妻經營著這間鋪子。
十七歲初到凱里,如今已年過半百
肖師傅和他的妻子劉阿姨老家是湖南的,他倆同歲,1962年生,倆人青梅竹馬。因為倆人都沒什么文化,年紀又還小,就想著去學一門手藝,于是肖師傅就去廣州的鞋廠里學了三個多月的做鞋修鞋補鞋。
17歲的他,獨身一人來到了凱里,肖師傅先是干起了走街串巷的補鞋匠。那時候,做修鞋補鞋的人很多,就只能賺點生活費糊口度日。
穿針、引線,踩動著補鞋機,針穿過皮鞋扎出一個接一個的針眼,線跟著針穿進皮鞋上的一個個針眼,“噠噠噠,噠噠噠......”脫線開了口子的皮鞋,在肖師傅手中不出三分鐘就煥然一新了。肖師傅一邊補鞋一邊說道:“補鞋下針一定要快、準。”
補鞋,在一些人看來,可能不是一份體面的活兒,但在肖師傅眼中,正是補鞋這門手藝,讓他不僅養活了自己,還讓他在凱里買房成家、養育子女。對肖師傅來說,這巴掌大的一隅已然成為他的的半個“家”。這么些年,不論是從前的走街串巷到后來的“路邊攤”,還是現在簡陋的小鋪面,他已不記得為凱里市民補好了多少只鞋子,唯獨那雙結滿老繭、粗糙的皮膚上布滿了深深淺淺的裂口的雙手記錄下這一切,修剪整齊的指甲里還有洗不凈的油漬,一處新傷正透著紅紅的血色。這些無法抹去的歲月痕跡,更是成了肖師傅生命里不可磨滅的印記。
做了幾年走街串巷的補鞋匠,到了1987年,肖師傅又去廣州學習配鑰匙、修鎖換鎖,后在中銀港擺了個補鞋和配鑰匙的路邊攤,再到后來,租了一個小門面,除了補鞋、配鑰匙、開鎖換鎖外,還賣起了皮鞋、皮帶和一些小百貨。不過自從中銀港那修建房子開始,肖師傅只能在這個臨時的小鋪子里開工了。
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的過著,夫妻倆就靠著自己的手藝,已經買了房在凱里定居,撫養兩個兒子長大、讀書。如今兩個兒子也都已有了工作,大兒子也成了家,倆口子還是閑不下來,依然守著這個小鋪子。
歲月帶走他倆的青春,他倆見證時代的變遷
肖師傅和劉阿姨是1983年結的婚,婚后兩年,劉阿姨才來到凱里與肖師傅一起經營這個小鋪子。
一般很少在鋪子里見到肖師傅,因為他只要接到一個電話,就得騎著電動車趕往某戶人家開鎖或者換鎖。經常會看到劉阿姨一個人在鋪子里,佝僂著瘦小的身軀時而坐在補鞋機前穿針引線為顧客修補著鞋子,時而站上配鑰匙工作臺前扳動、旋轉配鑰匙的機器聚精會神的為顧客配鑰匙。劉阿姨告訴記者,修鞋和配鑰匙都是肖師傅教她的,平時肖師傅很忙,一般都是她在守著鋪子配鑰匙、補鞋。
打磨壞掉的高跟鞋跟
1990年,配一把普通的鑰匙需要2元錢,到現在近30年了,肖師傅的鋪子配一把普通的鑰匙依然還是2元錢。劉阿姨開始學配鑰匙時還是用銼刀慢慢銼,一絲一毫沒有銼到位這把鑰匙就打不開鎖,后來有配鑰匙的機器了,使用操作不會就自己一點一點摸索,無數次的反復練習,劉阿姨練習配鑰匙不知廢棄了多少把鑰匙。
用銼刀銼鑰匙
機器配鑰匙
最初,夫妻倆開始配鑰匙時,那時的門鎖還是掛鎖,后來慢慢發展變化,到如今的防盜門鎖、密碼鎖、指紋鎖。肖師傅也“與時俱進”,配鑰匙的機器新增了配防盜門鑰匙和門禁卡的機器,小鋪出售的鎖芯有A、B、C級三個不同安全系數的等級,還有安全系數更高的密碼鎖和指紋鎖。
時光荏苒,青梅竹馬的兩人相知相愛相守數十年,夫妻倆相互扶持一路走到現在。時間見證了他們的愛情,而他們用爬滿皺紋的臉、斑白的發和粗糙的手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從他們身上看到的,滿是歲月留下的痕跡,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手藝人。
“為人民服務”,開鎖要24小時隨時待命
平時,早上或者下午還有一個身影會出現在肖師傅的小鋪子里,幫著劉阿姨忙上忙下,她就是肖師傅的徒弟。“現在的這份工作收入不是很好,就想著來學一下配鑰匙開鎖,肖師傅就對我說,‘好!你要學就好好學吧。’”田女士說。
于是,肖師傅就收了田女士做徒弟,田女士學習開鎖到現在已經一年了,她現在已經能夠獨自完成打開普通門鎖的任務了。一次,和諧家園的一位住戶,一個女孩在家里燉湯,出門倒垃圾,關了門卻忘帶鑰匙了,一個電話打來,田女士十分鐘趕到現場,幾分鐘就把鎖打開了。
可能會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只是用了兩三分鐘就能解決的事情居然要花費上百元,真的值得嗎?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開鎖師傅要成功開啟一個鎖型需要無數個日日夜夜不斷的練習。肖師傅如此,他的徒弟田女士也是如此。鎖在不停的升級,技術工具也只能跟隨著不停地升級,他們也需要與時俱進,練習開各種鎖,才能像如今的肖師傅那樣遇鎖就能開。如果開鎖師傅的技術不到家,花費了大把時間依然沒能成功開鎖,顧客肯定不會付錢,也就是說忙活了半天也是白忙活。
另外,開鎖師傅所花費的時間成本更大,開鎖真的需要24小時服務。
肖師傅和他的徒弟就經常遇到這樣一些非常的緊急情況:有時候某家的小孩獨自在家把自己反鎖在家里了,家里燉著湯出門買調味料卻發現沒帶鑰匙,忘帶鑰匙大半夜進不了家了……若是遇上這些情況則需要肖師傅盡快上門,為他們打開門鎖,讓他們安全進入家中。
對于開鎖,市民們關注的重點是能不能保證安全?能不能解決問題?能不能效率更高?這也是考量一個現代服務業從業者的一個基本標準。肖師傅說,所有真正具有開鎖資格的開鎖師傅,都需要考取專業的開鎖證,并且還要到公安部門備案,開鎖師傅們是要對自己開的每一把鎖負責的,在開鎖前必須先查驗顧客的身份才能進行開鎖。
肖師傅還告訴記者,很多鎖其實是可以無損開啟的,他為顧客開的鎖一般是不會破壞到鎖芯的,是能夠繼續使用的,但也有很多開鎖師傅會昧著良心在開鎖時故意破壞鎖芯,目的就是套路顧客換鎖芯賺取利潤。
肖師傅
劉阿姨
做一行專一行,肖師傅的小鋪子從修鞋到配鑰匙、開鎖修鎖,夫妻倆從事這一行這么多年來,從未想過轉行。劉阿姨說:“干不動就不干了,眼睛看不清了就不做了。”劉阿姨佝僂著背,身體看著很瘦弱,但是精神頭很好視力也還很好,這個年紀的她并沒患有老花眼,還能給補鞋機穿針引線為顧客補鞋。肖師傅看起來神采奕奕,他的嘴里經常念叨著“為人民服務嘛”,臉上掛著笑,樸實而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