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黔東南州按照國家和省、州關于中醫藥民族醫藥工作的安排部署,多措并舉,狠抓落實,中醫藥民族醫藥工作取得新成效。
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取得新進展
啟動實施縣級中醫醫院5+2重點學科建設工作,截止2017年底,全州縣級中醫醫院完成重點學科建成45個,啟動建設13個,新增床位521張,新進人員131人,派出進修學習69人,新增設備257臺,新增技術項目54項。大力實施基層中醫館建設項目,2017年度建設70個中醫館,其中,國家級建設項目9個,省級建設項目35個,完成建設20個,正在建設11個,州級自建項目35個。截止2017年底,全州基層醫療機構中醫館建設覆蓋率達到了60%。積極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工作,以省級實施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為契機,積極組織鄉村醫生參加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覆蓋率達100%。截止2017年底,全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藥服務比例為87.5%,村衛生室提供中醫藥服務比例為67.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量占比為17.92%。
強化中醫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取得新成效
組織開展2017年全州中醫醫療機構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專項檢查,并對醫療質量檢查情況進行通報。州中醫醫院順利通過了省中醫藥管理局大型醫院巡查。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積極組織開展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申報工作。積極申報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1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5個,成功申報1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三穗中醫院腦病科);完成2個“十二五”國家中醫重點專科自評工作、7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自評工作。成功申報省級科研課題項目7項。完成2017年度中醫類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提升159人、中醫全科助理醫生培訓16人、執業(助理)醫師考前培訓100人、中醫農村訂單定向生招錄31人、西學中人員培訓13人及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工作。
積極推動發達地區對口支援實現全覆蓋
積極爭取山東、浙江杭州11所三甲中醫醫院支援州、縣中醫醫院,完成了對口幫扶協議的簽訂,實現發達地區三甲醫院對口支援黔東南州、縣中醫醫院全覆蓋。2017年6月對口支援工作啟動以來,支援醫院派駐專家49人,受援醫院赴支援醫院掛職(進修)人員45人,跟師人員22人,支援專家開展門急診診療8988人次,開展手術60例,開展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155例(其中遠程會診57例),幫助受援醫院開展42項新技術及新業務,啟動建設特色專科16個,開展學術講座133次、業務培訓273次、教學查房347次、手術示教5次。
持續推動中醫藥苗侗民族醫藥發展取得新突破
積極組織州民族醫藥研究院開展苗醫藥醫療服務、養生保健服務和苗藥制劑的研制、醫院協定處方的收集整理工作,收集整理醫院各科室協定處方32個,并對苗寨佬足健康系列、針灸科(新傷藥、舊傷藥)等協定處方進行了研究和制備。2017年度我州獲得省中醫藥管理局立項苗侗醫藥科研課題共4項。完成民族醫考核認定工作,對通過的398名民族醫發放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允許在自治州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開展全州民間民族醫確有專長人員摸底調查工作,完成調查人員299人。2017年全州65歲以上老年人接受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216316人,管理率為60.1%;全州0——36個月兒童接受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128065人,管理率為74.18%。州民族醫藥研究院、凱里市中醫醫院王政榮獲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民宗委評選的全國民族醫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錦屏縣中醫醫院主任醫師王代金獲評為第三批“貴州省名中醫”稱號。2017年黔東南州成功入選了國家首批15個“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楊勝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