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快捷高效化解醫療糾紛,黔東南州探索建立“124”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機制,組建專業化調解隊伍,將法治宣傳、公正調解貫穿糾紛化解全過程,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全州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近日,全國創建“平安醫院”活動工作小組辦公室公示了2013-2017年度全國創建“平安醫院”活動表現突出地區、集體和個人通報表揚名單,經地方逐級推薦、層層把關,黔東南州及州司法局分別被評為2013-2017年全國創建平安醫院活動表現突出地區和突出集體。
搭建1個“第三方”調解平臺。2015年4月,黔東南州司法局成立州級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辦公點設在州群眾工作中心,實行免費咨詢、免費受理、免費調解,為醫患雙方搭建獨立于醫患雙方的“第三方”調解平臺,最大限度地引導醫患雙方通過調解解決糾紛。截至目前,全州共成立17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分別受理州、縣兩級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糾紛。
組建2支專業化調解隊伍。一是州醫調委建立由律師、退休法官、退休醫生、退休司法行政人員等33名專兼職人民調解員組成的醫療糾紛調解團隊。二是全州成立由法學、醫療、法醫類、心理學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共42人組成的“黔東南州醫療糾紛調解人員專家咨詢團”,為全州醫療糾紛調解工作提供幫助及支持。
采取4種有效調解方式方法。一是心理疏導調解。針對醫患糾紛中患方及親友情緒激動,調解人員進行心理疏導,耐心傾聽其訴求,特別是對死者家屬進行撫慰和關懷,穩定其情緒,防止過激行為發生,使調解工作有序進行。二是釋法調解。針對賠償要求過高的患方,依法科學界定過錯責任,宣傳醫鬧的違法性及法律后果,使糾紛化解回到法律的軌道上來。三是“背靠背”調解。針對賠償數額上的分歧,分別單獨做醫患雙方工作,一方面積極做患方工作,依法理性確定賠償標準,另一方面,引導醫方“換位思考”,主動承擔賠償義務。四是聯動調解。建立政法、醫療衛生、綜治等工作部門聯席機制,各司其職、聯動調解,引導醫患雙方當事人依據事實和法律公平解決糾紛,及時有效把醫療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2015年以來,全州各縣市醫調委化解醫療糾紛74件,涉及賠償金額738余萬元,實現醫患糾紛調解三高一低(即重大醫療糾紛化解成功率高、糾紛履行率高、群眾滿意率高、醫鬧發生率低)的良好效果。黔東南州醫調委化解醫療糾紛成效顯著,2017年,被司法部表彰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 (戴永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