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著力構建“東西南北中16縣市全覆蓋”的花卉產業區,助力脫貧攻堅——
花在枝頭俏 人在叢中笑
姹紫嫣紅的三月,百花爭相怒放。
3月18日,鎮遠縣柏楊坪農業觀光園兩千余畝精品水果進入花期,鮮花爭相斗艷,吸引著縣內外廣大游客前來踏春賞花。
基地負責人代軒章介紹,果園內的李花、桃花、油菜花已經全部盛開,梨花也含苞待放,平均每天游客上萬人,花期還將持續20天左右。
百花爭艷讓這片綠水青山環繞的土地顯得分外妖嬈。
以前,因為鄉村交通不方便,環境衛生“臟亂差”,春日里的花兒“孤芳自賞”。如今美麗鄉村建設之后,花兒裝扮下的村莊成了世外桃源,是許多城市人尋找“詩和遠方”之地。
大量游客賞花讓不少當地村民找到了商機,他們將農副產品、餐飲等產品“搬”到景區,發展起鮮花經濟。
當賞花經濟逐年火爆,鮮花經濟的走俏已成為當今趨勢。更加完善的產業鏈也在逐步形成。
在今年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中,黔東南確定圍繞減少玉米種植面積,增加藍莓種植面積和農業提質增效,增加凱里酸湯相關農產品種植規模,與旅游產業相結合增加食用花卉種植面積,圍繞大健康產業增加中藥材種植面積的“一減四增”工作目標。
根據計劃,到2020年,黔東南州減少玉米種植規模50萬畝,其中,11萬畝用于增加食用花卉種植。以氵舞陽河流域的黃平、施秉、鎮遠、岑鞏縣為核心,分別建成一個以花卉種植、加工、旅游為主題的農業示范園區,輻射帶動凱里市和丹寨、麻江、劍河、臺江、錦屏、天柱縣發展。通過花卉農業示范園區的帶動和推廣,推進全州花卉種植基地發展到20萬畝以上,帶動貧困人口2萬人,脫貧1萬人。
走進鎮遠縣北部的大地鄉大地方村農業產業觀光園,牡丹花長勢良好,有的萌芽抽穗,有的打著花苞。鎮遠縣將充分利用玫瑰花種植產業,依托集旅游、療養、度假、旅游地產、休閑于一體的鎮遠氵舞陽河十八灣旅游綜合開發項目,打好旅游牌,力爭建成黔東南州北線旅游的又一張閃亮的旅游名片。
鎮遠縣早已著手加強鮮花經濟。單是從蕉溪鎮的木溪村到青溪鎮的雞鳴村,沿氵舞陽河兩岸綿延三十里,都種上玫瑰花,面積達到2500余畝。這里的玫瑰花種植以鮮花食品加工為主,主要用于供應貴州花酒廠釀造花酒和昆明鮮花餅的生產。
鎮遠是黔東南融合旅游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從全州來看,一個巨大的花卉產業布局正在全州延伸。
據了解,根據全州脫貧攻堅明確的東、西、南、北、中五大戰區,構建“東西南北中16縣市全覆蓋”的花卉產業區。因地制宜著重發展綠林苗木生產園,觀賞、食用花卉休閑觀光園,食用、藥用和工業用花,四季花田觀光園、果蔬采摘體驗園等。
并加快建設集研發、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的現代花卉產業園區,推進花卉產業風情小鎮、花卉主題公園等項目建設。圍繞花卉產業發展、花卉文化融入、旅游休閑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地域生態、人文、旅游的優勢,建設集花卉種子(種苗、種球)繁育基地、高檔花卉生產基地、花園中心、科普培訓中心和休閑觀光等于一體,風格迥異、布局別致、基礎設施完備的現代標準化花卉示范園區。推進“花卉+全域旅游+休閑農業+美麗鄉村+健康養生”等業態發展。
如今,位于凱里經濟開發區生態移民廣場旁的櫻花開得正旺。沿著步道順勢而下,兩側的櫻花花瓣隨風飄落,畫面唯美浪漫。錦屏縣龍池多彩田園精品水果產業園區內,集中連片的梨園蜿蜒數十里的梨花已呈現出“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景觀。同期盛開的各地油菜花點綴其間,形成宛若仙境的金海雪山。
未來幾年,在黔東南不僅可賞花,還能體驗由賞花經濟延伸出來的更多產品。(余光燕 吳賢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