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建設,全面解決黔東南州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不鞏固、易反復問題。近日,黔東南州出臺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作方案,《方案》中要求利用三年時間,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建設,全面解決全州1081處52.76萬人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37萬人,非貧困人口36.39萬人,計劃項目總投資45106萬元。
2018年計劃解決20萬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人口,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5萬人(麻江、丹寨、雷山、施秉、鎮遠、三穗6個出列縣計劃解決7.51萬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人口,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722萬人)
2019年計劃解決20萬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人口,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47萬人(臺江、黃平、岑鞏、天柱、錦屏、黎平6個出列縣計劃解決10.14萬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人口,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0.35萬人)。
2020年計劃解決12.76萬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人口,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萬人(劍河、從江、榕江3個出列縣)。
《方案》提出要根據《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T/CH S18-2018))》和《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對<貴州省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和脫貧退出程序暫行管理辦法>的補充通知》(黔扶領辦通〔2018〕9號)文件,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評價(飲水不愁)標準為:供水方式可以是集中式供水、自引山泉水、自取井水、自取河水、鉆取地下水等。取水往返水平距離不超過1公里,垂直距離不超過100米;人均日用水量不低于35公斤(升)。
《方案》明確要求,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責任和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納入各縣市人民政府任期目標責任考核。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將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通過層層落實責任制和簽訂責任書,將責任落實到鄉鎮、到村、到第一書記,建立健全各縣市人民政府“一把手”負總責、政府分管領導具體負責、部門合力推進的有效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嚴格追蹤問效,切實強化責任制的剛性約束。多途徑爭取項目資金投入,加強前期工作,強化建設管理,創新管理舉措,提升建后管理水平,做好水質監測管理,全面提升水質合格率。
據悉,2018年計劃全面解決麻江縣、丹寨縣、雷山縣、施秉縣、鎮遠縣、三穗縣6個出列縣剩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722萬人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問題,項目總投資5747.31萬元。通過督促指導出列縣的工作開展,目前已開工建設的有鎮遠、施秉、雷山3個縣已開工建設,其中,鎮遠縣脫貧攻堅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基本完工,施秉縣已完成項目進度的51%,雷山縣已完項目進度的9%;剩余的麻江、丹寨和三穗3個縣已完成項目前期工作,正在開在施工招投標。(黔東南州政府辦公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