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發布了《2018年第34期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公告》,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飲料、方便食品、罐頭、冷凍飲品、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食糖、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豆制品、蜂產品18類食品178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10批次。
不合格樣品情況如下
標稱貞豐縣熊大媽粽粑食品廠生產的糯米飯檢出菌落總數超標;
標稱貴州舌尖尖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每日堅果(孕早期)檢出霉菌超標;
標稱貴州世紀輝煌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油炸脆脆豆檢出酸價(以脂肪計)超標。
以上檢驗機構為貴州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檢驗中心。
標稱貴州省云上玉泉山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云上玉泉包裝飲用水檢出大腸菌群超標;
標稱貴州省尚品源山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雷山飲用山泉水,標稱錦屏縣巫浪溪山泉水廠生產的苗姥泉包裝飲用水(飲用純凈水),標稱貴州騎友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騎友包裝飲用水,標稱貴州省黔露健康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頂天源飲用天然泉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
標稱黎平縣石井山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六月雪飲用山泉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亞硝酸鹽(以NO2-計)超標;
標稱錦屏縣天龍山泉水廠生產的天滋泉飲用純凈水檢出余氯(游離氯)超標。
以上檢驗機構為黔東南州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據悉,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通報生產單位所在地安順市、黔東南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黔西南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責令生產單位及時采取下架、召回,并立案調查等措施。查明不合格食品的批次、數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林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