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上,黔東南州人大常委副主任吳明宣讀《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客斯特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的決議》和州人大常委會公告;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沈翔發表重要講話。
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包括云臺山景區、杉木河景區和杉木河水源涵養區,總面積282.95平方公里(遺產地102.8、緩沖區180.15),有古老、完整、罕見的白云巖喀斯特地貌,是世界濕潤熱帶、亞熱帶保留最完整、發育最獨特、景觀最豐富的地貌奇觀。
為了有效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會上,黔東南州人大內司委主任委員白朝貴介紹,本條例立法的意義在于四個“需要”。即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的需要;保護良好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開展教學、科研的需要;保護旅游資源,發展旅游的需要。
施秉喀斯特2014年6月23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申遺成功后,在省、州正確領導下,施秉縣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條例》的起草工作,通過收集資料、立法調研、認真起草、廣泛征求意見、反復討論修改,《條例》于2018年1月9日經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2018年8月2日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四次會批準,將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條例》發布后將如何推動施行呢?施秉縣副縣長陳智新就該問題在會上做了詳細介紹,其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抓好落實:一是加強學習宣傳,增強依法行政意識;二是堅持多規合一,嚴控遺產地項目建設;三是理順管理體制,規范遺產地開發利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