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身份證的誕生需要經過多少道工序?如何確保群眾在15個工作日內領到證件?3月21日,記者從貴州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居民身份證制作中心(以下簡稱制證中心)了解到,為應對春節辦證高峰,進一步提高制證效率,制證中心在啟動應急工作機制、優化生產線的同時,還對制證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高峰期日制證量突破4萬張。
2月26日至3月16日,制證中心春節辦證高峰期為群眾制作和發放居民身份證54萬張,整個制證高峰時段沒有接到一起群眾投訴。
“一張身份證從提交申請到投遞完成,需要經過近二十道工序”。制證中心主任告訴記者,80%的制作流程已實現自動化,少數幾個需要人工操作的環節制約著整體效率的提升。比如預定位處于制證生產初期環節,長期需要依靠人工來完成,成為制約制證生產的瓶頸。
技術升級后,只有極少機器無法識別疑難證件才需要人工預定位
2018年春節返鄉群眾辦證高峰來臨前,制證中心經過調研,引進了全自動拼頁機,有效解決了預定位環節效率低下的問題,日均制證量從1.6萬張提升到近4萬張。制證設備的升級不僅有效應對了高峰期制證需求,還有效降低了廢品證件產生率。
從數據到車間,再到生產制作完成交郵政投遞,一張身份證在制證中心的時間只有3個工作日,每個生產環節都有嚴格的時限要求,確保兌現貴州公安15個工作日內群眾領到身份證的服務承諾。(趙紫怡)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