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1月1日零時,全省查明地質災害隱患10345處,受地質災害威脅120萬人,威脅財產410億元。根據我省地質環境現狀,結合近年來地質災害發生發育規律以及極端氣候等因素,2018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為:
總體趨勢:地質災害風險仍然較高,發生地質災害起數可能在多年平均值上下方波動,西部地區可能偏重。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災種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其中滑坡所占比例較大。部分地質災害是因為人類工程活動的不合理因素導致,以及在人類工程活動情況下遇到降雨、特別是不穩定斜坡地帶具有較高的易發性。
重點時段:2018年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雨季,特別是大暴雨、特大暴雨和連日中到大雨,以及出現異常或極端的天氣情況期間,主要集中在汛期的5月—9月,高峰時段在6月—8月。工程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不具汛期時間分布規律,在枯水季節也有可能發生。
空間預測:主要發生區是遵義市西北部、六盤水市、安順市西部、畢節市中西部、銅仁市、黔西南州北部及南部等地;一般發生區為貴陽市、遵義市中東南部、畢節市東部、黔東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中東部等地。
方案要求,各地要強化防治工作責任落實,將責任落實到鄉(鎮)政府、村、組責任人,落實到每一個監測點責任人;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建立完善縣、鄉、村、組四級群測群防網絡;加強高位隱蔽性地質災害隱患專業排查;著力提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及時報告監測預警信息和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建立地質災害長效避災機制,科學制定防災避險方案等。(記者 曾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