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貴陽一名患兒感染HIV病毒,父母懷疑其在醫院感染的消息引發關注。患兒家屬在公開信中稱,2歲的孩子因病于2017年10月在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治療,入院時檢查艾滋病呈陰性但轉院后卻被查出為陽性,父母因此懷疑孩子是在醫院感染。昨天,貴陽市衛計委對此事發布通報表示,衛計委接到投訴后開展了感染源調查,未發現異常情況。目前,貴州省衛計委已經牽頭成立復核組,在四名國家專家的指導下開展復核工作。
在患兒小天(化名)父母的公開信中,父親趙先生和母親唐女生稱,小孩于2017年10月28日因病在貴陽市婦幼保健院ICU治療,入院檢查艾滋病抗體呈陰性,12月7日因病情加重轉入重慶醫院,入院時查HIV為陽性(之前一直在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治療)。孩子于今年6月出現持續低燒、抵抗力下降等情況,現確診感染艾滋病。
公開信中還提到,孩子的父母,親屬篩查均為陰性,孩子在婦幼保健院住院期間均在ICU封閉治療。父母稱,孩子現在在貴陽市五醫治療,已出現艾滋病并發癥,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系到小天父親趙先生,趙先生稱目前國家衛健委已經介入調查,在調查期間不便說太多。
此前患兒母親唐女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貴陽市婦幼保健院住院期間,孩子先后經歷過纖維支氣管鏡、氣管插管等又創治療,還有過一次輸血史。唐女士認為,問題極有可能出在貴陽市婦幼保健院。
昨天,貴陽市衛生計生委在其網站上就“貴陽一患兒感染HIV病毒”發布情況通報。通報介紹,2018年6月28日,衛計委接到了投訴。接訴后,衛計委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工作專班,下設患兒救治組、血液安全調查組、醫院現場調查組,開展相關工作。
經查,2017年10月28日,患兒因誤吸‘’蘋果塊‘’,家長將其送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救治,入院后患兒呼吸困難,病情危重,轉入兒童重癥醫學科(PICU)搶救,經25天的治療后出院,此后病情加重再次返院治療,因治療效果不佳,患兒轉院。
接訴當天,衛計委立即開展感染源調查。對市婦幼保健院涉及患兒就診相關聯的兒童重癥醫學科、輸血科、檢驗科、藥劑科、院感科、纖維支氣管鏡室和消毒供應中心等進行了HIV病毒檢測,均為陰性;同時,開展了血液安全相關調查工作,提取了相關聯血液標本進行檢測。均未發現異常情況。
貴陽市衛計委介紹,為進一步查找感染源,市衛計委迅速將初步調查情況上報省衛生計生委,懇請支持。省衛生計生委高度重視,牽頭成立了復核組,在四名國家專家的指導下抓緊開展復核工作。下一步,衛計委將全力配合復核組對感染源進行核查,盡快拿出調查結論,并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做好相關處置工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