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孩子住院住院時感染艾滋
據了解,去年10月29日,患兒小天(化名)吃“蘋果塊”引起呼吸困難在貴州省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就診。之后因病情危重,轉入兒童重癥醫學科(PICU)搶救。入院2天后,接受輸血治療,在輸血前按照醫療規范做了感染檢查,結果顯示為“艾滋病抗體初篩陰性”。
在該院治療25天后,小天病情好轉,于11月21日出院。但2天后23日因病情反復,再次返院治療。因治療效果不佳,于12月7日轉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繼續治療,入院時查HIV被懷疑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復查結論為“艾滋病抗體不確定”。
今年5月,小天開始出現持續低燒情況,于7月5號確診感染艾滋病。其父母懷疑孩子在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治療中被感染。目前,患兒正在接受治療。
市省衛計委調查均未發現異常
接到投訴后,貴陽市衛計委立即開展感染源調查。但無論是對市婦幼保健院涉及患兒就診相關聯的兒童重癥醫學科、輸血科、檢驗科、藥劑科、院感科、纖維支氣管鏡室和消毒供應中心等進行的院感調查,還是患兒有接觸的33名醫務人員進行的相關聯血液標本檢測,均未發現異常情況。
為進一步查找感染源,市衛計委隨即把初步調查情況向貴州省衛生計生委上報,懇請支持。獲知情況后,貴州省衛計委立即成立省級復核組,并主動邀請國家8位專家赴貴州指導,于7月24日啟動復核工作。
8月9號,省衛計委通報目前核查結果均未發現異常,核查組判斷患兒最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時間為2017年9月30日至2017年12月6日期間。依據各項核查結果,經核查組專家合議,得出以下階段性核查結論:
對于仍未能找到感染源,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解釋“受職能和流行病學調查手段的限制,且距患兒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時間較久,相關當事人和醫護人員無法提供更有價值的核查線索。”
目前,小天正在接受救治,而貴州省和貴陽市衛計部門也繼續全力查清感染源,但還沒有最新消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