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教育大會召開,會議印發了《貴州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特色教育強省實施綱要(2018-2027)》《關于切實加強全省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教育強省綱要》明確了要提高教師待遇。落實地方政府保障教師工資責任,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隨當地公務員待遇調整的聯動機制,切實保障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凡未達到要求的地區要限期整改達標,所有縣(市、區)確保在2020年前全部達到要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提前達到。省政府將定期對保障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情況開展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推進學校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讓優秀教師擁有合理的價值回報。提高校長、中層管理人員、班主任津貼補助。深入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不斷提高補助標準、擴大補助面,以鄉鎮為單位,按一類、二類、三類邊遠艱苦地區每月分別給予教師500元、400元、300元補助,建立學校越邊遠艱苦補助越高的鄉村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并將公辦鄉村幼兒園教師納入生活補助發放范圍。建立體現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擴大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權。完善適應高校教學崗位特點的內部激勵機制,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
同時,還要創新教師編制管理。落實政府職責,縣級編制、教育部門在縣域內對中小學教職工編制進行動態調劑、互補余缺,將教師由“學校人”轉變為“系統人”。按照“省級統籌、市域調劑、以縣為主、動態調配”的原則,積極推進教職工編制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學校教輔、工勤等非教學崗位工作按規定逐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渠道解決,逐步壓縮或取消非教學人員編制,綜合考慮學校管理、班級管理等因素,適當增加教學管理和教學人員編制。“特崗計劃”每年原則安排招聘5000名教師到農村任教,鼓勵西部志愿者、優秀退休教師志愿者到農村學校支教,在教師招聘中對優秀西部志愿者優先錄用,補充農村學校師資。推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在編制核定、崗位設置、職務(職稱)晉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評優評先等方面實行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鼓勵校長教師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工作或任教。鼓勵和支持地方與師范院校合作,預留崗位和編制,探索開展地方公費師范生培養計劃,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吸引優秀學生報考師范院校、進入教師隊伍。
此外,還要實施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重點培養造就100名德教雙馨、垂范引領的全國知名教育家型教師,1000名在全國有一定影響、能發出“貴州聲音”的名師名校長,10000名潛心育人、扎根山鄉、示范帶動的骨干教師。實施青藍工程、名師蓄水池工程,加大各級骨干教師培養力度,到2022年,省級骨干教師達5000人以上,市州級骨干教師達1萬人以上,縣級骨干教師達3萬人以上,形成校、縣、市州、省級骨干教師和名師名校長成長成才梯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