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首先由11個鄉鎮司法所負責人分別向大會報告了本轄區社區服刑人員到會及監管情況。從匯報情況看,全縣社區服刑人員均在黃平縣境內,除2名因病、1人因事請假外,其余均到會教育。
隨后,彭光明書記在會上對全體社區服刑人員作教育訓誡,為社區服刑人員代表佩帶電子定位手環,并宣布啟動使用電子手環定位。他要求全體社區服刑人員:一是要正確認識自己身份,珍惜自由。要把刑期當學期,真誠接受改造,努力學文化、學法律,不斷提高自身法律意識。二是要嚴禁觸碰法律底線,改過自新。要珍惜黨和政府給予悔過自新的機會,嚴格按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的紀律規定,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改造,徹底痛改前非,不做違法犯罪之事。三是要守法創業,自食其力。努力提高勞動技能,掌握重返社會的一技之長,做到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最后,彭光明書記還對縣司法局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司法行政機關要積極探索社區矯正監管的新模式、新方法,充分利用電子定位手環、雪亮工程、天網工程及釘釘APP等先進的監管手段和監管措施,進一步加強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管力度,不斷提升社區服刑人員改造質量。
據悉,電子定位手環采用GPS、北斗衛星、WIFI、基站等混合定位的方式進行位置定位,并采用機械與電子雙重防拆,社區服刑人員自行拆除后將立即發出報警,同時還支持歷史軌跡查詢以及數據統計的功能。電子定位手環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我縣社區矯正信息化建設水平,進一步加強了我縣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管力度,將有效預防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及重新犯罪行為的發生。(楊江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