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旗背后的暖心故事
“我叫石光琴,今年73歲,家中長期共同生活的只有一個80歲的老伴,他患有腦部疾病后遺癥,導致半身癱瘓,行動極其不便,雖有唯一女兒就嫁在平溪鎮,但她要負擔起自己的家庭而無太多精力照顧我們,老頭子每個月還要花費幾百塊錢買藥,幸好政府給與每月400余元低保金額和國家良種補貼、養老保險、退耕還林等補貼以及女兒偶爾的幫襯、土地轉移資金,日子過得還不錯,但今年雨水太足,連續下雨把木房子房梁都打斷了,到處漏雨,晚上睡覺都不踏實,網格員小唐得知情況后,立即反饋上報,在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幫助下,成功爭取到15000元危改資金,如今,房子徹底大變樣,新攢攢的,我還到小唐辦公室要了好幾卷大畫報張貼墻壁,現在睡覺不透風不漏雨,可暖和啦”,石光琴如是說。
夜晚網格員走訪
她又說:“因老伴行動極其不便,有次下臺階上廁所摔倒在院壩,我扶了好久才起來,曾經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廚房旁邊的空地上修建廁所,這樣老頭也方便得多,網格員小唐和村委會知曉此事后,一直記掛在心,三改項目下來后立即幫忙申報,現施工隊已進場施工,不久就可以使用了。村委會還從縣殘聯那里幫忙申領了輪椅、拐杖、坐便器,真的很貼心”。
“幫扶干部張德成每周都會來看我,和我擺哈龍門陣,節假日還送月餅等禮物,網格員小唐也經常來和我交談,真的非常感謝黨委政府,感恩黨的好政策沒有忘記我們這些老人,感謝駐村工作隊,感謝我的幫扶干部和網格員,負責又細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溫暖”談及此處,石光琴幾度哽咽。
幫扶干部走訪
干群一心,決戰攻堅
“雖然兩個老人行動不變,但他家房前屋后環境衛生很干凈整潔,是我村的文明衛生戶,院內栽滿花花草草和辣椒、豆豆等蔬菜,屋子內物體擺放整齊,地面沒有灰塵,值得表揚”,村支書陳明偉說。
如今干凈整潔的漂亮房子
最暖心的是石光琴老人勇于說真話、講實話,對所獲得的幫扶政策和家庭情況都能講清楚、說明白,能心懷感恩,努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平溪鎮鎮長沈大萍表示:“只要所有的農戶特別是貧困戶都能像石光琴夫婦一樣,力所能及努力做好自己的事,知恩感恩,黨委政府及駐村工作隊能落實落細落好各項惠民政策,干群一心,定能打一場漂亮的脫貧攻堅勝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