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六軍團在黃平縣大頂山戰斗的遺址
一、革命烈士陵園陵墓類17處。分別為谷隴革命烈士陵園、舊州革命烈士陵園、 黃平縣烈士陵園、潘阿響烈士墓、潘宗禮烈士墓、張興龍烈士墓、芹菜坳紅六軍團無名烈士墓、新莊坳紅六軍團無名烈士墓、冷屏山紅軍無名烈士墓、黃貓村紅軍無名烈士墓、太翁紅軍無名烈士墓、勤坡紅軍無名烈士墓、大頂山紅軍無名烈士墓、王省三烈士墓、一碗水革命烈士陵園、田維智烈士墓、羊市坪張興龍烈士墓。
黃平縣黨史工作者翻山越嶺開展革命遺址普查
對損毀的革命遺址開展“量體裁衣”
二、紅色標語類1處。即:紅軍長征在舊州的宣傳標語。
黃平縣正在修建的“紅色設施”
三、遺址遺跡類18處。即:少年貴州會重安支部舊址——閱報室、 紅六軍團東坡戰斗遺址、榜山紅軍圍攻黃平縣城遺址、紅六軍團司令部舊址、紅六軍團臨時醫院、紅軍智取谷隴區公所舊址、紅三軍團彭德懷指揮部、 尖山坡紅軍戰斗遺址、紅軍濟貧大會遺址——舊州仁壽宮、中華蘇維埃臨時銀行遺址、毛澤東復出醞釀地——桔林密談遺址、 周恩來、朱德長征舊州行居、大頂山戰斗遺址、凱里黨小組活動遺址——加巴小學、舊州抗戰機場遺址、舊州抗戰機場油彈庫、 東坡抗戰彈藥庫洞、 梨樹坳剿匪戰斗遺址、崇仁剿匪戰斗遺址。
黃平縣黨史工作者在新州鎮四方井了解紅軍長征犧牲的烈士
四、紀念性設施類8處。即:重安抗戰鋼鐵橋、浪洞“紅軍浴”舊址、舊州“紅軍街”——西上街、張其沖“紅軍橋”“紅軍泉”、美國飛虎隊舊州機場紀念碑、重安抗戰建國陣亡將士紀念碑。
黃平縣機關黨員干部到革命遺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黃平縣勤坡村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組織黨員到紅軍烈士墓前重溫入黨誓詞
五、革命人物故居行居6處。即: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長征行居,周恩來、朱德長征舊州行居,盧興國故居,田維智烈士故居,吳少峰故居,吳通明故居。
修繕一新的紅軍長征無名烈士墓
六、損毀和無法修復的遺址有5處。即:毛澤東在黃平縣巷居住過的羅姓地主房屋、周恩來在黃平居住過的川祖廟、朱德在黃平居住過的財神廟、紅軍在谷隴鎮和黃飄村書寫的宣傳標語。
在普查中向新發現的紅軍烈士墓靜默鞠躬(
按文物級別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劃分,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個,即紅軍濟貧大會遺址——舊州仁壽宮、舊州“紅軍街”——西上街、紅軍醫院舊址——舊州天后宮(含毛、張、王長征行居)、紅六軍團司令部舊址——舊州天主教堂、周恩來和朱德長征舊州行居——舊州文昌宮、中華蘇維埃臨時銀行遺址——舊州朱氏宅院;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即谷隴烈士陵園、舊州革命烈士陵園、一碗水烈士陵園。屬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2個,即黃平縣革命歷史陳列館、新州鎮紅三軍團彭德懷司令部遺址。
浪洞鎮花院村老農給黨史工作者指認紅六軍團戰士犧牲的地方
黃平縣機關干部到張聞天、王稼祥“橘園密談”遺址前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從普查情況來看,黃平縣革命遺址遺跡存在兩個比較復雜的情況:一是由于過去黃平縣沒有中共黨組織,僅有境外黨組織到黃平開展活動,加上當時黨的活動范圍極為隱蔽,沒有一處固定地點,因此無法找到一處較為典型的遺址。即使有固定地址的,也因保護和管理不善,遺址因城鎮或房屋改造、火災等原因已被損毀,如中共黨小組在加巴小學活動期間的校舍已于20世紀90年代拆除。其他保存較好的主要是烈士陵園(墓)和后來修建的紀念設施。二是由于受特殊歷史時期斗爭形勢所限,這些遺址遺跡大多分布在舊州古鎮,但受各種政治運動的沖擊,加上地方保護意識的淡薄,造成許多遺址遺跡被破壞,給現在的維護修繕帶來困難。為加強縣內革命遺址遺跡的保護工作,使這些紅色遺址進一步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黃平縣黨史部門將采取搶救性保護和修繕等措施,充分運用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革命老區經費,逐年對那些尚未得到開發和保護利用的遺址進行修繕,努力把黃平革命老區打造成紅色文化旅游大縣。(廖尚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