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縣農村村民充分利用本地山歌這一民俗文化載體,自發組建草根文藝演出隊,宣傳脫貧攻堅。草根文藝演出隊自編自演,演出內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大力傳播文明、進步、鼓舞人心的脫貧攻堅觀念,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發展進程。
“黨的政策真真好,精準扶貧閃金光。助農增收黨引路,哪樣賺錢做哪樣。”“耕地少的進公司,人口多的喂牛羊。危房改造靠政府,兒女讀書有補助。”草根文藝演出隊除以山歌對唱這一主要形式表演外,還編排了許多以宣傳脫貧致富、增產增收等脫貧攻堅主要內容的節目配合演出,有廣場舞、小品、相聲、快板等。健康、文明的表演引來了村民們爭相觀看。“小的讀書聲音亮,老的散步精神爽。種植養殖喜豐收,脫貧致富有希望。”優美的歌聲伴著村民們嘴邊的笑聲在鄉村上空高高飄蕩。
草根文藝演出隊成為錦屏縣宣傳脫貧攻堅一道亮麗的風景。據悉,該縣共有1000多支草根文藝演出隊,草根文藝演出隊還在不斷地組建,每當鄉里哪家娶親、嫁女或老人家去世,都要邀請草根文藝演出隊上門演出,一堂喜事有的家庭請到4至6支草根文藝演出隊,晚上演出進行比賽,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演出期間,主人家給每支草根文藝演出隊發紅包,熱鬧非凡,有效促進了群眾脫貧觀念的轉變,在全縣營造了和諧的脫貧攻堅氛圍。(李必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