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錦屏縣固本鄉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工作目標,積極探索群眾增收致富新路子,不斷擴大中藥材種植區域和種植面積,促使中藥材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錦屏縣固本鄉八一村充分發揮合作社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帶動作用,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和鼓勵農戶發展吳茱萸種植產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固本鄉八一村中藥材吳茱萸種植基地,層層梯田上下成片,基地上,50多名農戶零星分散在田間地頭,忙著耕田、鏵土、播種、施肥、覆土。
基地負責人杜正林告訴筆者,該基地吸納八一村農戶50多人到這里務工,他們有三方面的收入:一是把地租給公司,可以拿到土地的流轉租金;二是在這里務工每年可以增加收入;三是農戶把地租給公司,如果自己要種藥材,公司還免費給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幫忙回收藥材,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
“今年,我們村種的吳茱萸有1000余畝,種植模式是“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目前已經種下去800多畝,天氣好的情況下,我們計劃10天內把吳茱萸全部種植完。”村主任楊通本說。
“公司把吳茱萸種植弄到我們村來種,我們每天打工有80元收入,一個月至少有1600元工資。”該村村民楊系周笑著說。
固本鄉土地資源相對集中,屬于連片小丘陵地貌,利于排水,適合種植藥材。為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該鄉黨委政府因地制宜,把發展中藥材吳茱萸作為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新興產業,引進公司到該鄉種植中藥材,派專人協調解決土地流轉問題,有效帶領群眾找到發展致富的路子,助推了該鄉的脫貧攻堅。(楊系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