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現英女士與劉漢來同志于2002年相識相愛,在愛情的見證下,2008年倆人手牽著手走進了婚姻禮堂,十年來夫妻倆人相愛如賓。為了支持愛人的公安事業,2012年吳現英毅然放棄了自己深愛十余載的事業---黎平縣藝術團,辭職前夕,吳現英對著十年來參加各種大賽所得到的榮譽獎狀在悄悄的哭泣,對著自己深愛的事業不舍,但是她深深的知道,愛人更愛著他的事業,沒有大家哪有小家,這道理她知道,也知道警察就是人民的“守護神”,多年來正是因為有了妻子在后面的默默付出,劉漢來同志才能安心的工作著,也正是因為有著妻子的支持與鼓勵,劉漢來同志才得以參加凱里“1.13”爆炸案、三穗“10.7”專案、凱里“兩案”等專案的偵破,她用柔弱的雙肩挑起了家庭重擔,用博大的情懷和無私的奉獻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細心地照顧家人生活,為丈夫輕裝上陣解決了后顧之憂,同時更為奮戰在專案偵破一線的丈夫提供了最堅強的后盾。
對于妻子辭掉自己喜愛的工作,做家庭主婦,獻默默支持劉漢來的工作,劉漢來也有一段最想對妻子說的話:“老婆,今年正好是我們結婚十周年,風風雨雨的一路走來,我們鬧過、爭過、吵過,但不管如何我們感情從來沒有變過,如酒一樣,越醇越香。你為了支持我的事業照顧家里,將自己最愛的事業辭去,你的不舍我能深深體會到,只是你不想說罷了,這也是你最大的不甘,委屈你了老婆,請老婆放心,我會抽出盡可能多一點的時間來陪陪你和孩子。”
結婚十年來,作為“警嫂”的吳現英深有體會的知道,在警嫂的光環下,得承擔更多的責任,因為警察工作十分辛苦,白加黑,五加二成為警察的家常便飯,每當逢年過節更是忙碌,幾乎都是天天在工作,加上丈夫長期被抽調外地辦理專案,一家人能在一起走在街購購物都成了奢望。2016年8月22日晚,丈夫對她說“根據組織的安排,我得到外地辦理專案。”每當聽到這樣話語的時候,她就知道丈夫被抽調到外辦理專案了,由于專案的特殊性,只是問了一句“去多久?”丈夫微笑的回答“不知道。”
吳現英理解丈夫的工作特殊性,話少的她在丈夫臨走前說到“放心的去辦理專案,家里有我呢”這一次專案,丈夫一去就是八個多月,期間她一人挑起了家里重擔,除了家中油鹽柴米醬醋一樣不少外,還堅持每晚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輔導,一個人承擔起了教育孩子的任務,在她的耐心教導下,孩子成績優異,每當提到孩子的時候,丈夫臉上都露出了幸福自豪的笑容,常將“這都是我愛人教育孩子的結果!”這句話掛在嘴上,教育的成功也是家庭成功一半,因為她深知沒有好的教育就沒有好的未來。
與丈夫的聚少離多,丈夫平安回家是吳現英最大的心愿。“我的心愿沒有多么的高大上,就是希望家里幸福平安快樂,老劉也快四十歲的人了,工作以來長期的被抽調到外面辦專案,每次去都是好幾個月,在外你放心工作,要聽領導的話,把工作做好,家里有我,我能照顧好家,你一個人長期在外要注意好身體,身體是革命本錢,在外你是一名警察,為人民服務,在家你就是我們的天,你每次平安回家比什么都重要!”吳現英說。
吳現英還說:“我和丈夫都是農村的孩子,我們能有今天,都是我們奮斗的結果,我們都會加倍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我和丈夫都喜愛公安工作。”
一個個專案,也許是我們公安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公安不辦案不破案能是公安嗎,打擊犯罪是我們公安的神圣職責,保一方平安是我們公安職責所在,但是沒有我們千千萬萬個警嫂在后面的默默奉獻和支持,我們公安能安心的保平安,打擊犯罪嗎?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些平凡的女性,用愛的熾熱燃起了丈夫投入公安事業的豪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對公安事業的無限忠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