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小文,你說我該怎么辦吧,這孩子4點鐘一放學要么三三兩兩在學校打鬧不回家,要么滿街亂跑,我和他爸要到6點才下班,家里又沒其他人,再這么下去可怎么好?”像這樣的抱怨,在羊排移民安置小區可不算新鮮,有人還小心翼翼地問:“你們能找人幫我們看會兒孩子嗎?”幾經商議,共青團雷山委員會、城南社區臨時黨工委決定在羊排移民安置小區黨支部專門辟出一個房間,每到放學時分,小區里父母還沒回家的孩子們就會到這里來,不僅有地方寫作業,還有老師輔導功課、講故事,這里有個好聽的名字——羊排移民安置社區四點半學校。
羊排移民安置小區共搬遷2969戶11967人,其中小學生405人。正是農忙季節,許多家長要幫親戚干農活,有些家長要出去打小工,早上7點出門,晚上通常要6點才能回來。“現在學校放學都早,尤其是小學,下午4點到4點半就放學了,可我們要到晚上6、7點才回到家,這中間近2個小時孩子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小孩子自覺性差,不少小朋友從學校出來了不回家,不是在學校和同學打鬧,就是在路上亂逛,時間浪費了不說,安全也沒保障。”這樣的議論在社區辦公室越來越多,羊排移民搬遷安置社區黨支部便動起了心思。
就這樣,我們的四點半學校就開設起來了。羊排移民安置社區四點半學校師資力量是來自三小志愿者老師,大學生志愿者老師,還是社區的一些工作人員。放學了的孩子們可以在“學校”里做作業、看書、做游戲,“學校”里的自愿者教師則作為孩子們的輔導老師,不僅幫助孩子們復習功課、預習新課,還會給孩子們講故事,老師還經常組織孩子們在“學校”里就學習展開討論,如此一來,孩子們從放學到父母下班回家之間近2個小時的“空白”就被填補上了。
4月8日,羊排安置小區的“四點半學校”已經正式開班,“招收”了不少孩子,也解決了大部分移民安置小區父母們的后顧之憂!深受居民們的歡迎。
“‘四點半學校’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下班,我們下班后從這里接孩子時,很多孩子的作業都已經寫完了,這樣我們放心多了!”一位家長樂呵呵的說。(文穎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