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無防護設施 引發多起翻墜事故
雷山縣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西南部,總面積1218.5平方千米,全縣道路通車里程1389.2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5公里,省道79公里,縣鄉村道1291.775公里。
雷山縣地處云貴高原湘、桂盆嶺地過渡的斜坡地帶,雷公山海拔最高達2178.8米,道路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山高坡陡、彎多彎急,臨崖臨水臨坎路段多,春雨、夏澇、秋霧、冬凝四季災害性天氣多;道路硬件基礎薄弱,等級低、建設標準低、安全設施特別是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配套率低。加之在冬季,特別是遇到惡劣天氣時,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更大。
2010年至2015年底就有69%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較大道路交通事故,都是因道路無防護設施翻墜引發,這些事故均發生在沒有安全防護設施的農村公路上,均為墜車事故,給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教訓極為慘痛,充分暴露了雷山縣農村地區公路基礎設施薄弱、生命防護工程缺失等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日益發展和農村道路條件不斷改善,公路上行駛的車輛越來越多,給群眾出行帶來的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對公路安全保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投入資金近1.5億元 打造農村公路“安全長廊”
雷山縣把加強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作為夯實事故預防管理基礎的重要抓手,精準把脈了因地理和自然條件造成的“硬傷”, 全面開展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排查及數據采集工作,通過對農村公路上存在急彎陡坡、臨水靠崖、高填方路基、危險橋涵、平面交叉道口、交通事故多發路段、視距不良路段等安全隱患的全面排查,建立了全縣農村公路安全隱患基礎數據庫,積極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雷山縣縣委副書記、縣長袁剛介紹,2016年以來,雷山縣結合“十三五”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規劃,以防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為目標,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為主線,直擊痛點、痛下決心、加大投入,把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作為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的重中之重,將農村公路交通安全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為全縣發展大旅游戰略的重要抓手,作為扶貧攻堅、防止廣大群眾因交通事故致貧返貧的重要閘閥。在年財政收入僅有3億多元的情況下,2015年至2018年,雷共投入資金近1.5億元,建設安裝防護欄,防撞墻,建成覆蓋8個鄉鎮、86個村寨的101條農村道路1369公里的農村公路“安全長廊”。 分期對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進行“一燈(警示燈)、一帶(減速帶)、一鏡(廣角彎道鏡)、一牌(提示牌)提檔升級。深化”大數據+“應用,建設農村道路”生命防護工程+公路安全防控+全民共管共治“的安全管理體系,實現了全縣道路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的目標。
“自2015年逐步實現生命防護、公路防控兩項工程建設”全覆蓋“以來,雷山縣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全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從2015年前的年均30人下降到年均9人,至今未發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今年,雷山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僅為5人。”雷山縣公安局局黨委委員、交警大隊大隊長趙中榜介紹說。
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實施惠及民生。通往方祥鄉的道路彎多坡陡,特別是進村公路,好多路段車輛交匯必須減速慢行,以前司機難免懸著一顆心。而現在,路上安裝了防護欄、警示樁等安全防護設施,降低了行駛的危險性。“我們村這條進村公路彎多坡陡,以往沿線沒安裝防護欄,開車提心吊膽,特別2015年發生‘2.28’事故后,好多駕駛員都不敢開車進村,寧愿把車停放在鄉里的客車站,然后,走路回家。”雷山縣方祥鄉陡寨村駕駛員楊忠良對發生在本村的那起事故還心有余悸,“現在安裝了防護欄,開車的人心里踏實多了。”如今,他開車進村“很放心”。
“雷山經驗”示范引領 筑牢農村交通安全基礎
進一步分析貴州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認真觀摩推廣了雷山縣農村公路防控體系、警保合作勸導站、交通安全示范村、路長制、生命防護工程建設情況以及“通村村”調度運維等好經驗、好做法,對下步全省農村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議相關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和人保、平安、太平洋等保險公司貴州分公司的負責同志,以及省、市、縣三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相關成員單位負責同志、雷山縣縣委縣政府領導及相關縣直部門負責同志120余人參加會議。
據了解,截至目前貴州省機動車保有量突破800萬輛,駕駛人保有量增加突破1000萬人,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6000公里,農村道路通車里程突破20萬公里。在貴州省廣大農村地區,管理對象和管理力量不匹配、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與公路建設不同步、人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和駕駛技能與交通發展不適應等矛盾較為突出,”酒駕醉駕“等刑事案件還在高位運行,群死群傷惡性事故時有發生,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十分嚴峻。
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省公安廳副廳長、交通管理局局長吳智賢要求各地、各成員單位從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要求出發,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堅決維護好農村地區道路交通安全。要求各地要認真學習借鑒雷山縣的經驗做法,積極探索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路子。(楊正道 唐光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