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立足州情,圍繞脫貧攻堅總目標,組織編制了全州產業扶貧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強化責任,細化措施,全力推動產業扶貧工作深入開展。2018年我州產業扶貧工作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為我州2019年脫貧攻堅夯實了基礎。
圍繞優化結構調減玉米,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我州以貴州省“5+1”主導產業為方向,結合州情實際,提出“一減四增”(減玉米,增酸食系列產品、中藥材、藍莓、花卉)、11大特色優勢跨縣產業發展目標。尤其是在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我州已經完成玉米調減地補種經濟作物57.14萬畝,占省下達任務25萬畝的228.56%,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圍繞適度規模做優產業,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快。2018年,我州蔬菜種植235萬畝,投產茶園54萬畝,生態家禽出欄34309萬羽,禽蛋產量2.58萬噸,食用菌種植2.5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96萬畝。
圍繞示范引領打造樣板,帶動效應進一步彰顯。我州大力興辦產業扶貧示范樣板點,每個示范點均明確了責任領導和責任人。2018年,我州共落實縣級示范點78個,示范面積4.94萬畝;鄉鎮級示范點289個,示范面積11.10萬畝;村級示范點883個,示范面積8.16萬畝。
圍繞農旅一體推進升級,一二三產進一步融合。我州60個省級農業園區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和助推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成效明顯。我州將農業園區打造成旅游景區成效顯著,如凱里市云谷田園農業園區是4A級旅游景區,三穗縣頗洞農業園區是3A級旅游景區,麻江縣“藍夢谷”農業園區是麻江縣全域旅游的核心景區。
圍繞實施主體培育龍頭,農業企業進一步壯大。全州農民專業合作社總量達8767家,專業大戶達1738戶,家庭農場達2504個。我州16個縣市均實現100%貧困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00%貧困戶加入合作社,100%的合作社實現技術服務全覆蓋。我州州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有432家,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99家。
圍繞項目抓手投入資金,項目帶動進一步增強。財政專項扶貧(發展)資金投入11.498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2791個;實際投放產業子基金23.49億元,投放實施項目69個;投入杭州對口定點幫扶資金3.886億元,實施扶貧產業項目169個,是去年同期2015萬元的19倍;累計新增發放貧困農戶扶貧小額信貸資金10.02億元發展扶貧產業。
圍繞利益聯結實施“三變”,扶貧成效進一步凸顯。2018年,通過發展產業直接帶動貧困人口40.1萬人,土地折算金額、財政、信貸等資金入股23.3億元,產業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經營性收入9.3億元,帶動貧困戶參與務工人數19萬人,扶貧成效凸顯。(楊玉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