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方案制定,全縣出臺就業扶貧“1+9”配套文件穩步推進就業扶貧工作,促進就業扶貧各項工作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具體責任人和完成時限,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細落實落地。
聚焦政策“紅利”,全縣通過制定就業優惠政策、爭取對口幫扶城市出臺就業幫扶政策等方式,大力實施就業援助。全縣計劃到2020年共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1010個,確保易地扶貧搬遷貧困勞動力家庭至少有 1 人以上實現穩定就業;通過發放求職創業補貼、就業跟蹤服務補貼,積極鼓勵和引導貧困勞動力轉移輸出就業;通過發放以工代訓職業培訓補貼、吸納就業補貼,鼓勵州內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生產主體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扶持建立就業扶貧車間、就業扶貧基地為貧困勞動力創造更多就地就近就業崗位。
聚焦后續服務,建立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依托臥龍、陽光、富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創建扶貧車間,促進搬遷勞動力家門口就業。目前通過就業扶貧車間吸納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家門口就業效應,在臥龍、陽光和富民3個移民安置點打造扶貧基地,帶動易地搬遷群眾就業400人。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充分發揮就業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就業補助資金和東西部幫扶資金開發移民安置點、安置點所在鄉鎮(社區)的保潔員、保安員等非全日制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180個,預計5月中旬完成180人招聘上崗。
聚焦勞務協作,通過“幫扶資金+扶貧車間+貧困戶”模式,在桐榕中藥材產業園建立桐君堂中藥材種植基地,擬發展中藥材種植2300畝,覆蓋貧困戶500戶2056人,目前,已解決貧困戶就業23人,平均每月工資3000元。同時依托勞務派遣公司開展勞務輸出,有組織勞務輸出就業104人(其中輸出到桐廬縣就業49人,輸出到廣東東莞方向55人)。通過“2+1、1.5+1.5”等模式,將職業教育的優勢和資源與精準扶貧有效銜接,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組織15名榕江籍貧困學生赴杭州及桐廬就讀職業學校,有效提升貧困學生自身技能。
聚焦培訓實效,采取鄉鎮組織培訓人員,擇優培訓機構開展訂單型、定向型、輸出型、扶智型“四型”培訓,大力提高技能培訓實效,今年以來全縣完成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21期942人,培訓后實現就業598人,培訓后就業率為63.48%,其中主推“以工代訓”模式, 開展培訓329人,就業100%。(肖培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