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他像一個勤勞的“護林員”,四處播撒著維護交通安全的“養份”。他在工作中兢兢業業,練就了敏銳的觀察力,能把大家看在眼里都麻木了的點點滴滴,及時記錄下來、正面宣傳出去。他上講臺、進市場、到村寨,用故事、案例和直白的語言,呼吁大家關注交通安全、文明參與交通、保障“行之順心”。他就是貴州省施秉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輔警——徐浩。
徐浩,男,1995年出生,大學專科學歷,中共黨員,2013年到施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工作。先后在農村片區一中隊、宣傳室工作,現為辦公室輔警。他工作勤奮敬業、主動作為、盡心盡責,求精、求細、求實,得到單位領導、同事和廣大群眾認可。2015年2月被黔東南經濟法制頻道評為“優秀通信員”,2017年5月,備受感動的群眾贈予他“最美交警”贊揚錦旗, 2018年5月被黔東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隊評為交通安全宣傳“先進個人”。
警察事業的幸運“圓夢人”
和大多數男孩子一樣,徐浩從小就對影片中那些阿sir威武的制服、俊郎的面容、堅毅的眼神著迷,自打知事起,他便夢想著走進警營。2013年從學校畢業,他懷著美好憧憬順利考入施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成為農村片區一中隊路面秩序管理輔警。執勤中,他看到一些群眾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知識不夠了解,便想著讓更多人知法守法、關注安全,主動避免違法和事故,因此他主動申請調到宣傳崗位工作,這一干就在交通安全宣傳崗位上燃燒了七年青春。
交通安全的辛勤“護林員”
參加工作7年來,為了讓交通安全知識上電視、登報紙、進農村、入民心,他一直奔走在交通安全宣傳的路上,上講臺、進市場、到村寨、講安全。送法上門、下鄉1000余次,參與拍攝各類交通安全警示宣傳片130個,發布微博、微信2萬余條,累積點擊率超千萬次。先后拍攝了各類新聞稿件400余條,中央級媒體刊發和轉載近100余條,省、市電視臺和報刊雜志等媒體報道刊載5000余條,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他勤懇敬業,踏實工作,在同事的眼中,他是維護交通交安的勤勞 “護林員”。
群眾安危的瘋狂“搶險員”
工作中經常有來不及的準備的情況,危難當前宣傳員沖鋒在最前面。2015年4月16日,徐浩從鄉下開展宣傳返回交警大隊的路上,遇到一輛商務車失控飛下路外泥塘的事故現場,車輛陷在深深的淤泥里,車內乘客都不敢下車,可又有人受傷。徐浩見狀,沒有多想,奮不顧身跳進了泥水之中。他的舉動直接嚇住了車上乘客和圍觀群眾,當他確定車上人員健康狀況,將乘客一個個平安背到泥塘邊上,周圍的人才反應過來開始不斷稱贊。
風雨無阻的安全“指揮員”
天降暴雨,交警冒雨堅守崗位,感動路人獲贊“最美交警”。2017年5月14日下午15時許,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暴雨從天而降,正在施工中的云臺路口,在泥水之中變成了一片“汪洋”。川流不息的車潮,沒有了路標和方向,也看不清施工情況,立刻亂成了一團。正在周邊執勤的徐浩,在沒有穿雨衣、雨鞋的情況下,立即趕往現場,毅然站在雨水和泥水之中,成為那片“汪洋”里的航向標,指揮車輛安全有序通過。這一幕感動著每一位路過群眾,為贊揚徐浩冒暴雨堅守崗位、守護人安全順心出行,貴州雨林服飾貿易公司負責人事后還特地制作了一面“最美交警”的錦旗,送到施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徐浩手中,誠摯感謝交警為老百姓所做的奉獻。
交安正能量的精巧“挖掘工”
作為一名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員,需要讓群眾更加了解交通安全工作,宣揚交警正能量,為此徐浩練就了“十八般武藝”,手機、相機、攝像機及軟件都已經玩得很溜。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他都能和受眾把交警工作講得生動有趣。不管上班下班還是深夜,只要他敏銳的目光發現了有新聞價值的線索,就會及時找辦案民警進行采訪、跟進,加班寫稿、投稿,宣揚交通安全正能量。
親朋眼中的神秘“特務員”
交通管理工作和信息宣傳工作都需要隨叫隨到,經常在與家人吃飯時,一個電話打來就急沖沖回到工作崗位上。很多時候,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他來不及和別人說一聲就得抓緊到位,有時也不能說出離開的具體原因。當別人在家里陪伴家人的時候,當朋友一起享受歡聚時光的時候,徐浩比平時會更加忙碌,甚至有時和親友好友相聚正歡就要神秘失蹤。就這樣,朋友們開始調侃他跟“特務”一樣、神秘兮兮。
忙里偷閑的業余“運動員”
徐浩雖然從事的是交通安全宣傳工作,但他從沒有降低過對自己的要求,嚴格按照人民警察的標準要求自己。作為輔警,經常遇到需要制止違法犯罪的各種情形,面對違法犯罪人員,他從不后退,該出手時果斷出手。因此,生活中那個俊俏帥氣、陽光、灑脫的大男孩,沒有表現得文文弱弱,而是不斷強健自己的體魄,保證自己能夠順利完成任務,為此還成為了業余健身運動員。
交通輔警,經常風里來雨里去,任務重、壓力大,有人對他說:當輔警又苦又累,不管怎樣拼,卻是沒前途也沒錢圖,以你的技術,到哪兒都能吃香。但徐浩卻說:“能夠為大家平安順心出行做點什么,我心里舒服,青春年華不為自己的夢想奮斗又有什么意義。
徐浩同志只是施秉公安交警的一個縮影。在施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還有很多像徐浩一樣一直在默默付出的同志,他們都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大家在道路上能夠“行之順心”。(曾云成 李天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